share_log

世界初、装置容量250リットルの小型・堅牢な超高精度光格子時計の開発に成功~光格子時計の社会基盤実装へ大きく前進~

在世界初步成功開發了容量爲250升的小型堅固超高精度光格子鍾,朝着光格子鐘的社會基礎設施實現邁出了重要一步。

島津 ·  2024/11/20 07:00

發佈積分

  • 光晶格時鐘的小型化使得高精度的時間測量技術能夠得到廣泛應用,不僅推動了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對社會基礎設施和新技術革新產生重大影響。
  • 在這項研發中,我們首次成功開發了裝置體積爲250升(約傳統便攜式光晶格時鐘容量的四分之一)的設備。
  • 未來,我們將致力於進一步實現光晶格時鐘的小型化和堅固化,並推動其在社會基礎設施中的應用。

在JST未來社會創造項目中,東京大學工學院研究科的關取秀俊教授(理化學研究所光量子工程研究中心團隊領導/開拓研究部首席研究員兼任)成功開發了裝置容量爲250升的小型堅固超高精度光晶格時鐘*1,在全球率先實現。
光晶格時鐘是原子鐘的一種,比目前用於定義「秒」的銫原子鐘精度高出100倍以上。其精度相當於約100億年一秒的誤差,精度極高,因此被視爲下一代「秒定義」的有力候選。該次開發成功將設備體積從傳統的920升縮小到250升,約爲四分之一。這使得不僅限於作爲時間標準使用,同時也有望在相對論傳感*2等多個研究領域和應用領域展現潛力。
這項研究是由理化學研究所開拓研究部/光量子工程研究中心兼任的高本將男專職研究員、株式會社島津製作所、日本電子株式會社共同進行。

本成果是由以下項目、研究領域和研究課題獲得的。
未來社會創造業務 大規模項目型
技術主題「通信-半導體業務的市場獲取等將導致超高精度時間測量」
(經營統括:大石 善啓 股票型三菱綜合研究所 顧問)
研究開發課題名「雲光柵時鐘構建時空信息基礎」
(JPMMI18A1)
研究開發代表者香取秀俊 東京大學 碩士研究生工學系 教授
研究時期平成30年11月~令和9年3月

上述研究課題中,通過部署和社會實施"光柵時鐘",構建下一代超高精度時空信息的共同平台。通過改善光柵時鐘的鏈接,使其精度比用於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的原子鐘提高1000倍以上,實現超高精度雲時鐘環境,旨在實現通信的高速、大容量化以及位置信息服務的高度化。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