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唯品会“静水流深”?

唯品會「靜水流深」?

东哥解读电商 ·  11/22 04:06

唯品會Q3,平平無奇,但市場情緒並未因此劇烈波動。

彷彿都在預料之中,也在預期之中,平常心態,靜水流深。

三季度屬淡季,整個國內服飾類社零銷售額都在持續下滑,其中單月同比最高降幅5.2%,加上全國氣溫居高不下,對服飾穿戴爲核心品類的唯品會而言,不利buff幾乎疊滿了。

用業內的話來說,能守住已是相當不易。

11月19日,唯品會發布了2024年第三季度業績。業績顯示,唯品會第三季度營收爲207億元,同比是下滑的。Non-GAAP淨利潤爲13億元,GMV爲401億元,總訂單爲1.639億份。同時,唯品會公佈了三季度股票回購金額2.75億美元,回購力度較上個季度提升。

一方面,業績平淡,但好在是市場預期之中,因此市場情緒並沒有劇烈波動。而另一方面,持續回購股票,讓投資者感到了一些誠意。

中國氣象局上月表示,預計今年冬季全國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這意味着今年極有可能是個「暖冬」。對唯品會而言,「暖冬」是個有些挑戰的信號。

唯品會能否在「暖冬行情」下保住大盤,讓全年平穩收官?

短期收入承壓,但用戶黏性算是亮點

三季度通常是服飾消費淡季。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7月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社零銷售額同比下降5.2%,爲今年以來最大降幅,8、9月降幅逐步收窄,分別爲下降1.6%和0.4%。

從唯品會GMV和訂單來看,服飾消費需求疲軟對生意帶來了明顯干擾。另外,考慮到冬裝客單價較高,因此天氣因素對其也有較大影響。

面對投資者的關注,管理層在電話會上表示,今年天氣沒有去年寒冷,預計四季度生意不會好過去年。業績顯示,唯品會預計第四季度營收在312億元至329億元之間,同比下降約5%至10%。

不過,儘管收入下跌,但三季度毛利率卻略有增長,到了24%,實現毛利潤約50億元,表現尚可。管理者解釋毛利率的提升得益於三個方面,包括更高毛利的服飾穿戴品類貢獻佔比提升,公司採取了優化商品組合等節約成本舉措,以及杉杉奧萊租金收入等其他收入貢獻。

從業務表現來看,整體大盤還算穩定。三季度,核心欄目超級大牌日和超級品類日的整體業績同比增長19%,秋冬趨勢品類的業績同比有雙位數增長。唯品會新推出的促銷欄目「限時狂秒」和「天天低價」欄目業績也有較快增長。

同時,作爲唯品會的核心高價值用戶風向標,三季度SVIP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11%,貢獻了線上消費的49%。在相對低迷的環境下,唯品會SVIP會員可以保持兩位數增長,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爲折扣零售背後的利基市場。

但SVIP方面也不是完全高枕無憂。管理層坦言,現在SVIP的消費頻次和ARPU略有下降,對此,平台正在採取措施,包括適當降低新客開卡、老客續費的門檻,推出更豐厚的會員權益如折上9.5折,以及加大私享特賣等會員活動的開展力度,來提高會員留存和消費。

業績需時間修復,持續回報股東

目前看來,在消費情緒比較溫和的環境下,唯品會GMV和營收要回到正增長軌道需要一些時間。

電話會上,管理層表示,針對當前的競爭環境,平台會對標品適當做一些補貼,但不會大規模貼補。爭取在2025年將GMV「扶正」,並保持利潤率穩定。

在業績披露前,市場對唯品會的三季度表現已達成共識預期,因此業績發佈後,並未見到市場劇烈波動,機構整體情緒較冷靜。

像浦銀國際的業績解讀研報是「略微調整公司2024E收入預測至1071億元,調整目標價至14美元,對應FY25E 6.0x P/E,考慮到消費情緒低迷及行業競爭壓力,維持『持有』評級。」

還有更積極觀點,如近期巴克萊銀行首次覆蓋唯品會並給予"增持"評級,目標價爲19美元。巴克萊銀行的分析顯示,他們對唯品會在電商板塊應對挑戰的能力充滿信心,同時有望維持並可能提升其財務表現。

從投資者的立場來看,其實唯品會近三年持續大手筆地開展股票回購還是挺拉好感的。

除了今年三季度加大回購力度,根據其二季度發佈的公告,唯品會有一項新的10億美元回購計劃會在現有回購項目使用完畢後開啓。而且,管理層曾發話,要把2024年淨利潤的75%拿來回饋股東,放眼整個中概股,也是少見的。

另外,截至2024年9月30日,唯品會持有225億元的現金,較上個期末有所增加,現金儲備充足,也反映了其較強的抗風險能力。

費用方面,三季度總運營費用爲38億元,同比下降6.1%。其中,履約成本同比下降2%,營銷費用下降7.7%,管理費用下降15.3%。但技術內容費用同比增長4.3%,主要投向了AI大模型研發,提升智能導購、智能客服功能。

總體而言,Q3這份成績比較平淡,但好在符合市場預期。回購算是有些誠意,在市場上拉了一波好感。SVIP有增長,說明折扣零售的用戶黏性依然有優勢。但去年Q4基數很高,今年Q4,天氣遲遲不變化,唯品會不利buff依然沒有去除。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