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对话Kick:OpenAI领投900万美元,要做AI时代的Salesforce?

對話Kick:OpenAI領投900萬美元,要做AI時代的Salesforce?

品玩 ·  23:37

上月,一家名叫Kick的硅谷AI記賬自動化公司宣佈完成9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儘管AI/FinTech領域一直是熱門吸金板塊,但Kick因其特殊的融資背景格外引人注目,因爲它是OpenAI Startup Fund最早期的投資組合之一

OpenAI於2021年設立了這個1.75億美元規模的創業基金,重點扶持那些能與其AI模型和技術生態系統產生協同效應的創新企業。該基金此前已投資了多個明星項目,包括爆紅AI編程軟件Cursor的開發商Anysphere、AI法律顧問Harvey和語言學習應用Speak等。

本輪融資中,Kick不僅獲得了OpenAI的青睞,還吸引了風投機構General Catalyst及衆多科技、金融圈重量級人物的加入,包括前Stripe高管Lachy Groom、前Venmo COO Michael Vaughan、Adobe首席產品官Scott Belsky和DoNotPay創始人Joshua Browder等。

市場表現方面同樣優秀:產品上線Product Hunt僅一週,便斬獲"No.1 Fintech Product of The Week"的好成績。此外團隊還向硅星人透露,自去年9月開放等候名單以來,Kick已爲超過1000家企業主提供服務,近三個月的月增長率高達50%,呈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如此亮眼的融資陣容和增長數據背後,Kick究竟有何過人之處?作爲一家主打AI記賬自動化的初創公司,它如何利用GPT-4等大語言模型能力革新傳統會計行業?從產品設計到商業模式,它又怎樣重塑了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體驗?

它是否會長成AI時代的Salesforce?

近期我們有機會和它的創始團隊進行了交流,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家硅谷AI金融科技新秀。

美國中小企業會計困境與Kick的機遇

美國擁有近3500萬家小型企業,貢獻了全國GDP的40%以上。然而許多小企業主卻發現,自己最大的支出並非僱員薪酬或廣告費用,而是稅務負擔。對他們而言,管理複雜的財務和稅務不僅繁瑣痛苦,還可能因人爲疏忽帶來意外的IRS罰款。

根據Intuit QuickBooks發佈的《2023年小企業會計支出報告》,小企業在會計和稅務服務上的年均支出高達8000至15000美元。傳統會計軟件要求大量手動操作,甚至不少企業主仍在使用紙筆和Excel記賬,使得整個過程耗時耗力。數據顯示,40%的小企業主每週要花費超過5小時在財務管理上。

而更令人擔憂的是,據IRS統計,每年約有四分之一的小企業因會計或報稅疏漏遭遇稅務審查和罰款。這些額外的時間與財務成本,進一步加劇了小企業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中的經營壓力。

電影《瞬息全宇宙》中,女主的崩潰始於自營洗衣店雜亂無章的票據和稅務難題。

也正是這些現實痛點,激發了Kick的創業靈感。創始人Conrad Wadowski提出了一個頗具啓發性的問題:「如果企業主完全擺脫後臺管理工作,他們能創造出什麼?」

隨着大模型能力的快速提升,他的設想終於找到了實現的可能。Kick由此確立了自己的使命:打造一個全新的"自動駕駛記賬"平台利用AI技術全面自動化會計和後臺流程。讓企業主能夠將精力真正投入到業務發展和客戶服務中去,同時確保他們的財務得到精準優化。

AI驅動的"自動駕駛"記賬體驗

Kick 給自己的定位是「Self-driving bookkeeping」。「Bookkeeping」的中文意思是“簿記“,也就是記錄和分類企業財務交易的過程,包括收入、支出、資產和負債等信息。通過簿記,企業能夠系統地追蹤財務狀況,爲稅務申報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幫助了解經營成果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Kick的任務就是讓所有複雜的簿記工作在後台自動完成,產品圍繞"自動駕駛"理念設計,是一款完全「爲業主服務」的工具。

使用流程極其簡單:小企業主只需將業務和個人的銀行帳戶、信用卡帳戶連接至Kick平台,系統便會自動拉取所有交易數據,進行分類、匹配收據和核對帳戶,最終生成一個直觀的財務控制檯。特別之處在於,Kick能將複雜的記賬工作分解成小任務並自動化處理,用戶只需通過簡單的批量確認操作,便能核實和處理業務支出,大大節省了逐筆審批的時間和精力。

核心功能包括:

智能交易分類:通過AI理解並處理非結構化的交易備註、發票和收據,自動歸類收支。用戶無需詳細描述每筆交易,系統會根據上下文自動生成合適的分類標籤,極大簡化了重複性工作。

智能報告生成:自動生成現金流報表、損益表等財務報告,可一鍵分享給CPA(註冊會計師)。

多帳戶整合:支持同時連接企業和個人帳戶,兼容Stripe等支付工具。Kick能夠通過AI智能處理混合交易,自動識別出業務相關的支出(如訂閱、餐飲、差旅、辦公費用等),幫助用戶合理獲得稅務扣除。

系統識別出個人帳戶中有一筆因公的星巴克花費,創建和移至相應分類,並自動擬定「星巴克50美元以上」分類標準。

實時稅務優化:Kick不僅是一個自動記賬工具,還能通過分析交易數據,主動推薦潛在的稅務扣除項和支出優化建議,如過期訂閱、重複購買等。這種智能推薦平均爲每個用戶每年節省4000美元稅費,同時有效減少了人工審查時間。

實時收支洞察:創建自定義收支項目,幫助用戶每月清晰了解收入來源,實時洞察盈利驅動因素。

這種創新的智能化記賬體驗得益於GPT-4能力的深度整合。在自然語言理解方面,系統能精確解讀各類非結構化文檔,大幅提升了數據錄入的效率和準確性。通過智能決策系統,Kick能根據歷史數據和上下文做出準確的費用分類判斷。在合規方面,AI還能自動識別潛在的稅務風險,幫助企業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更重要的是,Kick的AI算法會針對每個用戶的獨特需求進行“自適應學習”,通過記錄用戶的操作習慣和偏好,不斷優化服務的個性化和精準度,最終實現真正的"自動駕駛"效果。

重構記賬服務定價範式

Kick創始團隊向硅星人透露,公司能在短時間內獲得產品市場契合(PMF)的初步成功,除了前沿技術賦能,很大程度歸功於其創新的“免費增值(Freemium)”商業模式。

Kick爲新用戶提供完全免費的基礎服務,直到年度業務支出達到2.5萬美元才開始收費,起價僅爲每月35美元。在2.5萬至25萬美元支出區間內,用戶可享受30天Basic或Plus計劃免費試用。超出25萬美元支出則可以與團隊洽談專屬折扣。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是免費還是付費階段,Kick都不收取任何額外的帳戶連接費用,用戶可以無限制添加業務實體和團隊成員,對擁有多個業務的企業主尤其有價值。

這種用戶友好的定價策略與傳統記賬服務形成鮮明對比,最終使Kick的成本僅爲傳統服務的三分之一。更具吸引力的是,通過智能稅收優化,平台爲用戶節省的金額通常能夠超過服務費用本身。正是這種創新模式,使得Kick自上線18個月以來,已爲用戶累計節省1000萬美元。

創始團隊與融資歷程

Kick由兩位經驗豐富的創始人領導。CEO Conrad Wadowski是位成功的連續創業者,曾創立在線教育平台Teachable,並在2020年以2.5億美元被Hotmart收購。作爲一位活躍的AI/Fintech投資人,他的投資組合包括AI生成內容平台Copy.ai以及領先的銀行即服務(Banking-as-a-Service)公司Unit。技術主管Adrian Ślipko則擁有超10年全棧網站開發經驗,此前曾擔任ladder.io的CTO。

據LinkedIn顯示,公司目前有32名關聯員工,核心團隊包括機器學習主管Yoni Lerner、稅務主管Echo Zhong、增長主管Andrew Roth等。這支涵蓋金融、客戶體驗、增長、AI和機器學習等領域的團隊,不僅具備豐富的創業和成功退出經驗,更深諳小企業主面臨的實際困境。

Kick團隊成員背景

值得一提的是,Kick早在2021年就啓動了一個概念驗證項目,嘗試利用GPT-3技術解決小企業的費用分類問題。這一創新嘗試很快得到OpenAI的賞識,促成了後者的早期投資。

Wadowski透露,在GPT-4正式發佈之前,Kick就已獲得了訪問權限,從而佔據技術先發優勢,能夠立足於AI會計領域的最前沿。

產品推向市場後,Kick首先在內容創作者群體中獲得認可。《My First Million》播客主持人Shaan Puri、Smart Passive Income的Pat Flynn和Matt Gartland、LinguaTrip創始人Marina Mogilko,以及《Entrepreneur》雜誌總編輯Jason Feifer等知名創作者都成爲了Kick的早期用戶。

這些用戶的口碑傳播不僅幫助Kick在市場上站穩腳跟,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CPA專家和中小企業主的關注。

未來:AI時代的Salesforce?

Kick的目標遠不止簡化記賬流程。隨着新一輪融資的到位,團隊計劃進一步升級產品功能矩陣,推出更多更強的後臺自動化工具,從自動登錄到訂閱智能管理,將曾經的手動簿記工作轉變爲徹底自動化的體驗。

Wadowski表示,Kick的願景是通過AI技術推動「所有權經濟」(Ownership Economy)的發展,賦能小企業主,爲更多中小型企業提供完整的財務解決方案。

這個目標讓人想到當年的Salesforce,它也從一個單點的企業服務功能入手,利用技術的變革抓住了toB市場更大的機遇。

而今天Kick和一衆AI公司正在嘗試用同樣的方式顛覆這個市場,這些年輕的創業公司或許有望重新定義企業管理體系的未來。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