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价格战”、电动化转型双重压力下今年退网4S店将达4000家 传统经销商“抛弃”燃油车拥抱新能源

「價格戰」、電動化轉型雙重壓力下今年退網4S店將達4000家 傳統經銷商「拋棄」燃油車擁抱新能源

財聯社 ·  11/26 10:26

①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近日預計,全年預計退網的4S店數量將達到4000家。②過去一年內已有超過40家傳統豪華品牌經銷商選擇轉投蔚來。③中升控股公告,已與賽力斯簽訂初步協議,雙方同意就合作分銷新能源汽車進行進一步磋商。

財聯社11月26日訊(記者 徐昊)天津永濠集團旗下三家4S店突然閉店、寶馬全球首家5S店星德寶停業、廣東汽車經銷商永奧投資集團「爆雷」……隨着新能源汽車滲透率的不斷上漲以及車市「價格戰」的持續,傳統汽車4S店模式正面臨行業變革帶來的巨大沖擊。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近日預計,「今年4S店授權模式面臨退網潮,全年預計退網的4S店數量將達到4000家,下半年將超過上半年(1500家左右)。」

「除了被迫停業,現在一些大集團經銷商已開始主動將傳統4S店改造成新能源汽車品牌門店。」11月25日,一位豪華品牌經銷商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價格戰」致進銷倒掛嚴重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至2023年,全國有超過8000家汽車4S店退網關門,年均退網量超2600家。

「隨着新能源汽車的高速發展,疊加『價格戰』的持續影響,當下傳統主機廠和經銷商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場風險在抬頭,競爭日益加劇,經銷商已經出現全行業的大面積虧損。」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會長王都在近日舉行的2024汽車金融產業峯會上表示。

從傳統經銷商的盈利模式來看,汽車4S店所提供的整車銷售、零配件、售後服務及信息反饋等服務,一直以來是燃油車傳統商業模式的重要環節。車企通常將車輛批發給經銷商,再由經銷商經4S店鋪開渠道、進行零售,以此實現資金回流;同時採用年度銷量目標考覈及階段性返利等方式約束和激勵經銷商。

然而,受「價格戰」影響,「高價提車低價賣」,終端交易價格和廠家指導價嚴重背離的「價格倒掛」,在行業已成普遍現象。郎學紅認爲,豪華品牌的倒掛幅度普遍達到30%,最高可達50%。當「價格倒掛」達30或者40%,經銷商已無法承受。「雖然主機廠採用返點等商務政策進行補貼,但實際返利很模糊。」郎學紅稱,同時,今年出現經銷商「爆雷」情況,導致金融機構調高汽車經銷商風險等級,對經銷商庫存融資的貸款業務出現收縮或者斷貸,加劇了「資金流動性緊張」。

9月23日,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文表示,近段時期協會收到大量會員企業反映,持續的「價格戰」等因素所帶來的汽車市場劇烈變化,使汽車經銷商面臨着資金流動性極度緊張的突出問題。協會已向政府有關部門遞交《關於當前汽車經銷商面臨資金困境和關停風險相關情況的緊急報告》,懇請儘快研究出臺汽車經銷領域階段性金融紓困政策措施。

《報告》提到,現階段面臨的兩大主要問題:一是消費不振和廠家批發量的雙重壓力使得經銷商庫存維持高位,爲降低資金壓力和融資成本,經銷商被迫低價拋售求生;二是「價格戰」使得進銷倒掛嚴重,經銷商賣得越多虧得越多,同時又面臨融資到期履約困難壓力,經銷商面臨經營回款斷流,資金鍊斷裂風險陡增。目前經銷商現有流動資金維持時間已被壓縮至極限。

「在經營狀況比較好的時候,一些經銷商會把資金投入到汽車行業以外的領域,比如房地產、金融等等,但目前這些領域的投資狀況也比較低迷,所以產生了連鎖反應。」上述豪華品牌經銷商提到,一些經銷商集團存在自身不當投資等經營行爲,進而拖累了汽車業務。

傳統4S店轉投新能源

乘聯會數據顯示,截至10月,新能源車國內零售滲透率已連續4個月突破50%,汽車行業向新能源化轉型已是不爭的事實。面對當前的困境,不少傳統經銷商已開始主動「擁抱變化」。

「今年退網的經銷商肯定不止4000家,或超過一萬家,但這其中並非完全退出汽車經銷業務,而是轉向了新能源領域。」有資深行業人士告訴記者。

蔚來高級副總裁魏健透露的數據一定程度上佐證了這一點。據魏健稱,過去一年內已有超過40家傳統豪華品牌經銷商選擇轉投蔚來。其中不乏保時捷、瑪莎拉蒂、寶馬、奔馳等全球知名豪華品牌經銷商。

稍早之前,市場亦有消息稱,中升控股拿下50家「華爲智選車」授權,分二期進行翻店更新,首批變更的品牌包括寶馬、奔馳、奧迪、捷豹路虎等一線豪華品牌。受此消息影響,中升控股股價前兩個交易日累計漲約50%。11月11日,中升控股公告,已與賽力斯簽訂初步協議,雙方同意就合作分銷新能源汽車進行進一步磋商。

事實證明,與頭部新能源車企合作正在幫助傳統經銷商實現破局。作爲較早開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的經銷商,永達汽車旗下獨立新能源品牌網點達到36個,合作的獨立新能源汽車品牌包括鴻蒙智行、智馬達、小鵬汽車、智己汽車等。業績顯示,永達汽車獨立新能源品牌2024年上半年維修保養收入爲1.2億元,同比增長73.2%;平均單車產值爲2,958元,同比增長19.4%。

「像永達這種佈局新能源汽車業務比較早、規模又非常大的集團,確實能夠獲利。」上述豪華品牌經銷商表示。

「對於市場擔憂的新能源售後業務而言,永達獨立新能源維修單車產值同豪華品牌售後相比未見過多差異。」中金研報認爲,從當下豪華品牌經銷商生存現狀來看,傳統豪華及合資品牌難改其量、價、利齊跌頹勢,新車毛利率或難有反轉跡象;而目前新能源品牌仍在向上週期,且競爭格局更加明晰,量價利目前展望較爲穩定樂觀。

瑞銀中國汽車行業研究主管鞏旻11月25日分享的一份報告顯示,過去十年,合資車企平均每年在中國市場可能賺取了約人民幣1500億元的淨利潤,但2023年下降約1/3,今年上半年又進一步下跌近50%,其在華利潤已受到威脅。

「在電動車滲透率、自主品牌市場份額提升的過程中,中國汽車業的整合其實已經開始。」鞏旻表示。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