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村認爲,今年推出的iPhone 16系列在硬件上並未完全適配AI應用,明年下半年推出的iPhone 17系列可能是蘋果真正意義上的首款AI手機,屆時蘋果可能會重新調整其產品線。預計iPhone 17系列將搭載A19系列處理器,在屏幕尺寸、像素、內存上均有所升級,Pro系列機身可能改用鋁合金材質,並增加散熱零部件。
蘋果首款真正意義上的AI手機將於明年問世,不僅是全球智能手機市場,蘋果供應鏈也將迎來變革。
12月3日,野村研究員Anne Leet的亞洲科技團隊發佈研報表示,預計iPhone路線圖將於2025年迎來歷史性轉折。
野村表示,這個結論是基於多重前景做出的。首先,預計將於明年下半年發佈的iPhone 17系列將成爲首款基於AI硬件打造的iPhone,具有強烈的時代意義,其次iPhone SE 4預計將於明年3-4月推出,有望成爲蘋果的「入門級」機型,整合低端需求。
基於此,野村認爲,蘋果可能會重新調整其產品線,比如將每年「兩款低端iPhone+兩款高端iPhone Pro」的新品組合調整爲「三款常規iPhone+一款特別iPhone」,比如17、17Pro和17Pro Max的三款常規機型加上iPhone 17 Air/Slim的特別機型,或2026-2027年底可能推出的可摺疊手機。
該如何期待iPhone 17系列?
自蘋果在2024年6月的WWDC大會推出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以來,AI驅動的蘋果設備的新篇章被揭開。
然而,野村認爲,鑑於蘋果產品漫長的設計週期(通常至少爲1.5-2年),今年推出的iPhone 16系列在硬件上並未完全適配AI應用,明年下半年的iPhone 17系列可能是首款真正意義上的蘋果AI手機,這意味着iPhone 17系列將擁有更強大的處理器、更大的內存、更大的電池、更好的散熱管理。
具體而言,野村認爲iPhone 17系列和 iPhone SE 4在硬件上可能會有以下幾項關鍵變化:
顯示器:iPhone 17系列屏幕尺寸從6.1英寸升級至6.3英寸。
芯片處理器:蘋果可能採用台積電的N3P工藝生產A19和A19 Pro應用處理器,這兩款處理器將分別應用於 iPhone 17/17 Air和 17 Pro/17 Pro Max。
內存:iPhone 16系列已升級至8GB以滿足AI功能的最低要求,預計iPhone 17系列將延續該內存容量,Pro機型內存進一步升至12GB。
散熱管理:隨着AI算力的增強,散熱變得更爲重要。除了常規地使用石墨烯散熱片外,蘋果可能會爲17 Pro和Pro Max添加蒸汽腔(Vapor Chamber,VC)以增強散熱管理,還可能減少使用封裝材料(例如玻璃和鈦)。
外殼和背板玻璃:預計17 Pro 和 Pro Max可能會將機身材質從鈦合金改爲鋁合金,因爲後者的熱導率更好,且成本更低。蘋果還將減小背板玻璃的尺寸,僅覆蓋無線充電區域,並將鋁製機身的上下區域暴露出來以散熱。
對17 Air而言,蘋果則可能會採用鈦合金框架/外殼,以實現更輕的重量和更堅固的結構,以適應輕薄設計。
調制解調器:蘋果可能會在iPhone SE 4和 iPhone 17 Air上使用自研調制解調器,並在iPhone 17系列中使用自研的WiFi芯片(SE 4可能仍使用博通WiFi芯片)。
相機:預計17 Pro的潛望式攝像頭將由當前的1200萬像素、支持5倍變焦升級到4800萬像素、支持8倍變焦,前置攝像頭將由當前的1200萬像素升級到2400萬像素。
此外,預計蘋果將在明年下半年將率先用金屬透鏡光學元件(MOE)替換衍射光學元件(DOE)在Face ID中的應用。
電池:iPhone 17系列、尤其是iPhone 17 Air將使用更多細線、更多層和更大面積的FPCB(柔性印刷電路板)。
主板:蘋果在過去2-3年一直在研發更薄、損耗更低的主板技術,其中一種方案是在CCL(基板)中使用更薄的玻璃纖維布,以減少主板厚度和傳輸損耗,但不確定是否會在iPhone 17系列上應用。
對果鏈意味着什麼?
上述iPhone 17系列機型可能發生的硬件變化,將對供應鏈產生哪些影響?
野村認爲,由於在外殼中使用鈦合金的型號更少,這將稀釋金屬外殼製造商的價值,同時由於Pro系列背板玻璃尺寸減小,也會削弱相關製造商的價值。
相機方面,野村認爲對供應鏈的影響不大,不過對索尼這種CMOS圖像傳感器(CMOS Image Sensor,即CIS)製造商來說是一個利好。
由於DOE和MOE都由台積電及其附屬公司製造,預計對供應鏈不會有影響。報告補充稱,用MOE替換DOE,很可能會爲2027年實現更具變革的創新鋪平道路。
電池方面,對細線多層FPCB的更高需求可能會導致供應緊張。此外,由於蘋果建議EMS(全球電子製造服務)製造商和專業的SMT(表面貼裝技術)製造商逐步接管FPCB製造商的SMT工作,以降低成本和地緣政治風險,野村認爲這可能導致FPCB製造商專注於FPCB裸板製造,ASP較低但利潤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