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高盛2025美国股市展望:预计标普500指数25年回报率将达到10%

高盛2025美國股市展望:預計標普500指數25年回報率將達到10%

智通財經 ·  12/13 07:54

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7) 明年的表現預計將繼續跑贏該指數的其他股票,但僅高約7個百分點,這是七年來的最低水平。

智通財經APP獲悉,高盛研究部在最近的2025年全球股市展望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經濟穩健擴張和盈利穩定增長,預計標準普爾500 指數將連續第三年上漲。首席美國股票策略師大衛·考斯汀 (David Kostin) 寫道,預計到2025年底,標普500指數將升至6,500點,包括股息在內的總回報率可達10%,預計2025年盈利將增長11%,2026年將增長 7%。

高盛研究部指出,企業收入增長(指數水平)通常與名義GDP增長一致,而高盛研究部策略師對標普500指數銷售增長5%的預測與我們經濟學家對實際GDP增長 2.5%以及明年年底通脹率降至2.4%的預測一致。

候任的特朗普政府預計將推出貿易政策,包括對進口汽車及部分中國進口商品徵收關稅,同時對企業減稅。「這些政策變化對我們每股收益預測的影響大致相互抵消」, 考斯汀寫道。高盛研究部對2025年和2026年標普500指數每股收益的預測分別爲268美元和288 美元,與自上而下的共識預測中位數268美元和288美元一致。然而,這些價格低於自下而上的共識(基於股票分析師對個別公司的盈利預測)274美元和308美元。

big

與此同時,按歷史標準衡量,股票估值較高可能對投資者構成風險。過去兩年,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增長了25%。如今,市盈率爲21.7倍,位於歷史第93百分位水平。截至2022年底,該指數的估值爲17倍。

明年美股面臨的主要風險

考斯汀寫道:「股市已經在樂觀的宏觀背景下定價並具有高估值,這在2025年帶來了風險。」他認爲高市盈率對於近期回報的信號的指示作用不明顯,但當出現負面衝擊時,(較高的初始估值)通常會加劇市場低迷的程度

根據高盛研究部的宏觀經濟基本假設,未來幾年經濟和盈利將繼續增長,債券收益率將保持在當前水平附近。但2025年仍存在許多風險,包括全面徵稅帶來的的潛在影響以及債券收益率上升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更友好的財政政策或更溫和的聯儲局政策組合可能會帶來更高的回報。考斯汀認爲投資者應該利用低波動時期來捕捉股市上漲或通過期權來對沖下跌

美股七巨頭的前景如何?

美股七巨頭(Magnificent 7) 明年的表現預計將繼續跑贏該指數的其他股票,但僅高約7個百分點,這是七年來的最低水平。

與標普500指數的其他成分股票相比,美股七巨頭的優異盈利增長推動了這些股票的集體表現。但普遍預期美股七巨頭與標普493指數之間的盈利增長差距將從今年估計的30個百分點縮小到2025年的6個百分點,到2026年縮小到4個百分點。

big

儘管收益將繼續對美股七巨頭有利,但長和貿易政策等宏觀因素偏好標普493指數。高盛研究部的經濟學家對2025年美國經濟增長穩定且高於趨勢水平的預期,將有利於對增長環境變化更加敏感的標普493指數。

與美股七巨頭相比,貿易政策風險也更有利於標普493指數,該指數在國內獲得的收益所佔比例更大。高盛的經濟學家指出貿易摩擦是他們基本假設情景的一個重要風險,尤其美國更嚴格的貿易政策可能對美國以外地區的經濟增長產生更嚴重的影響。美股七巨頭近一半的銷售額來自美國以外地區,而標普493指數的這一比例爲26%。

考斯汀寫道,中型股可能是投資者的機會。標準普爾400指數長期以來一直表現優於大盤股和小盤股,與大盤股的普遍盈利增長類似,並且以較低的絕對市盈率(16倍) 交易。

併購前景

隨着美國經濟和企業盈利的增長,以及金融狀況變得相對寬鬆,高盛的分析師預計2025年併購活動將會增加。即將上任的共和黨政府可能會放鬆對某些行業的監管,從而有助於重新開展併購活動。

高盛研究部預測2025年,美國將有約750筆金額超過1億美元的併購交易完成,比2024年同比增長25%。企業明年的現金併購支出可能會增加20%,達到3250億美元。合併總量應該會增加更多,因爲股票估值的上升使得股票成爲非常有吸引力的現金替代品,考斯汀寫道。

AI投資將走向何方?投資者對人工智能影響的看法仍然存在很大差異,一些市場參與者相信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變革力量,而另一些則懷疑企業能否通過其高額人工智能投資產生有吸引力的回報。

到2025年,高盛研究部的分析師預計投資者對人工智能的興趣將從人工智能基礎設施轉向更廣泛的人工智能「第三階段」——應用程序推出和貨幣化。這一階段指的是那些可能受益於人工智能帶來的收入的公司,而不僅僅是那些構建人工智能底層基礎設施的公司。

這些第三階段公司包括軟件和服務公司,它們爲投資者提供更持久的增長,且相對較少依賴經濟擴張或利率變化來推動股價。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