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十二年後,首創鉅大(01329.HK)計劃退出資本市場。
12月15日晚間,首創鉅大發布公告稱,計劃通過協議安排將公司私有化,自願撤銷上市地位。計劃涉及註銷所有計劃股份,並向股東支付每股0.85港元的現金註銷價。
目前,該計劃還需要獲得股東批准,預計在2025年1月10日,將召開法院會議和股東特別大會進行投票。若上述計劃未獲批准,首創鉅大的股權結構將保持不變。
首創鉅大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奧特萊斯綜合運營商之一,主要從事商業物業開發及管理,擁有在營項目15個,管理面積約180萬平方米、年客流超6000萬......在業內較爲知名。
從股權結構看,首創鉅大由首置投資控股持有約65.72%的已發行股本,後者由首創城市發展集團間接全資擁有,首創城市發展集團則是首創集團的全資子公司。
2012年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的首創鉅大,爲何走上了私有化這條路?
在今年10月一份公告中,首創鉅大曾表示,公司股份的交易流動性很低,股份交易價格及交易流動性長期表現不佳,導致公司缺乏通過股權融資籌集資金的能力。截至發稿,首創鉅大股價報0.83港元/股,總市值9.64億港元。
爲了不再一邊面臨上述處境,一邊承擔與維持上市地位相關的各種成本,首創鉅大選擇了私有化道路,股份將從聯交所撤銷上市,以節省與維持上市地位相關的成本。
除了股價及流動性因素,首創鉅大還表示,集團主要業務涉及奧特萊斯綜合商業項目的開發、運營及管理,本質上屬於資本密集型業務,目前公司債務資產比率較高,維持上市地位爲獲得股權融資帶來了進一步挑戰,進而阻礙了公司業務發展。
該公司認爲,如果私有化順利實施,首創鉅大有望更有效地利用首創集團及首創城市發展集團的支持,增強首創集團內部的業務協同及資源整合。
首創集團成立歷史已久,官網信息顯示,該集團系1995年由北京市政府辦公廳、市計委、市財政局所屬的17家「三產」企業重組而成。經過多年發展,形成了以生態環保、城市發展、金融服務爲主業,以文化體育爲培育業務的「3+1」產業體系。
而在首創鉅大之前,「首創系」旗下還曾有另一家上市公司退市。
早在2021年,首創城發對首創置業進行吸收合併,首創置業從香港聯交所退市,成爲首創城發全資子公司。同年,首創城發與首創集團進行內部資源整合,首創集團將首創經中、首創新城鎮、北京綠基等資產注入首創城發,後者正式轉型爲城市運營商。
目前,首創城發是首創集團旗下,以城市發展業務爲主的專業化子集團,定位已不再是地產開發商,而是城市運營商,基本不再拿地做增量,而是圍繞資產盤活、去化、運營。具體業務上,包括生活場景運營比如奧萊、居住空間比如長租公寓,以及物業、文化等。
對首創鉅大進行私有化處理,也是首創系進行整體資源整合、內部協同的表現。
從經營數據上看,首創鉅大近年來面臨不小的業績增長挑戰。
今年中期,首創鉅大營業收入合計7.64億元,同比增長19.1%,主要由於物業銷售收入、奧特萊斯業務收入增加;但同期,業績虧損約1.49億元,主要因投資物業估值增額減少。
上半年,首創鉅大毛利率約爲45%,較2023年同期增長12個百分點。其中,投資物業發展及營運、物業發展以及商品存貨銷售的毛利率分別爲62%,1%及19%。
截至2024年中期,首創鉅大的淨資本負債比率爲210%,較2023年期末的195%有所增高,該比率系按債務淨額除以總權益計算,變動主要由於該集團上半年債務淨額增加。
作爲商業地產開發運營商,首創鉅大的業績與消費市場息息相關。
該公司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消費市場總體保持增長,但恢復基礎仍需鞏固,居民消費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百貨店、品牌專賣店零售額分別下降3.0%、1.8%。
從商業地產領域看,上半年國內商業存量面積增速放緩至6.3%,其中購物中心面積較去年同期相比增速爲6.9%,奧萊面積增速爲11.8%。相比購物中心,奧萊增速較快,主要因隨着消費者對性價比的關注度不斷提高,奧萊的折扣零售模式受到關注。
首創鉅大坦言,奧萊市場的競爭正愈加激烈,經過20多年高速發展,中國奧萊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部分城市已經飽和,疊加服裝零售品牌步入發展成熟期,市場端和供應鏈端競爭都在加劇,這對奧萊運營商的核心運營能力、商業創新能力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不過對後續市場,該公司仍抱有信心,認爲積極財政政策有充裕空間發力,伴隨經濟持續向好和積極政策提振,居民消費增長可期。「集團將圍繞奧萊運營主業,加強經營體系和專業能力建設;自營業務方面,堅持向精細化管理轉變,改善庫存週轉效率。」文章來源:第一財經文章作者:孫夢凡原標題:12年上市地位即將終結,首創鉅大擬私有化退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