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藍麗琦
「國君+海通」加速中。
12月23日晚,國泰君安(601211.SH;02611.HK)和海通證券(600837.SH;06837.HK)同步公告,本次合併重組申請正式獲得中國證監會及上交所受理。
「國君+海通」是中國資本市場史上規模最大、最複雜的「A+H」雙邊市場吸收合併、上市券商整合案例,涉及多個業務牌照與多家境內外上市掛牌子公司。
在此前一天,12月22日晚,其境外子公司的整合也獲得進展。兩家券商共同公告稱,香港證監會已批准國泰君安作爲存續公司,在本次合併後成爲海通證券相關境外子公司大股東。
這意味着,曾經海通證券最「吸睛」的境外子公司海通國際(00665.HK,已於今年1月私有化),也即將成爲國泰君安的控股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國泰君安旗下就有與海通國際的業務、定位都相近的子公司——國泰君安國際(01788.HK)。雙方都持有香港6號牌照(就機構融資提供意見)和9號牌照(提供資產管理),均涉及企業融資和資產管理業務。
對此,在11月21日重大重組交易草案出爐當天,國泰君安就已在港股進行公告,就合併交割後海通國際存在「重疊業務」一事,向國泰君安國際出具不競爭承諾函。
在國泰君安層面,如何平衡雙方的利益訴求,在公司層面利益最大化的情況下,解決同業競爭問題?而在海通證券將終止上市並註銷法人資格的前提下,海通國際能否在本輪業務整合中有一定保留?
12月24日,針對不競爭承諾函中的具體細節,以及兩家境外控股子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國泰君安方面向時代財經表示,相關問題一切以公告爲準,港股和A股的信息披露也嚴格遵循各自市場的規定執行。
國泰君安國際將優先獲得商業機會
早在2010年,國泰君安就與國泰君安國際簽訂了「不競爭承諾契約」。在此次整合中,國泰君安再次向國泰君安國際承諾,不進行境外業務的競爭,甚至商業機會優先讓與國泰君安國際。
11月21日,此次併購案中的吸收合併方國泰君安,向國泰君安國際出具不競爭承諾函。
國泰君安證券表示,「重疊業務」主要由海通證券通過海通國際及其附屬公司營運。
其承諾,將自交割起5年內,通過符合適用法律及相關監管部門允許的方式(包括但不限於資產重組、業務合併),解決存續公司的相關附屬公司,與國泰君安國際之間的任何競爭問題。
12月23日,時代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國泰君安董秘辦,對方相關人員表示,收購進來後,原海通證券子公司目前還是會以存續公司存在。
針對日後海通國際是否有存在註銷的可能,該人員表示需要等方案落地。「關於海通國際和國泰君安國際的同業競爭問題,已在H股公告披露過。其餘最新的信息還需要等日後公告。」該人員說道。
國泰君安在上述承諾函中提到,在公司及聯繫人獲得任何與國泰君安國際的業務構成,或可能構成直接或間接競爭的商業機會時,公司須通知並協助國泰君安國際,並按國泰君安國際可接受的相同或更爲有利條款,獲取該商業機會。倘若國泰君安國際董事會於合理商業期間內,決定放棄該商業機會,則國泰君安證券及其聯繫人,可以得到該商業機會。
12月23日,現居香港的某前券商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在併購重組的大趨勢下,海通國際也存在被國泰君安國際合併的可能。
同日,一名國泰君安內部人士告訴時代財經,現在公司內外其實都很關心合併後的框架結構,除了公司主體以外還有衆多子公司的合併方案需要落地,「而且這還涉及到很多牌照」。
海通國際前路在何處?
海通國際的前身爲大福證券,於2010年被海通證券正式收購併進行更名,其營收規模從當年的8.86億港元急速攀升至2020年的61.85億港元。在這十年時間裏,海通國際無論境內外都聲名大噪。
但市場劇烈波動,海通證券自2022年以來出現的危機,也始於海通國際的暴雷。其大舉投資中資地產企業發行的高收益美元債,恰逢房地產行業遭遇「史詩級」結構性調整,致使海通國際在2022當年出現65.41億元的巨額虧損。
海通證券的業績被拖累,境內外投資者的信心也被重創。
在海通國際退市前,其最後一個報告期,2023上半年錄得收入7.35億港元,淨虧損7.81億港元。截至2023年6月末,海通國際總資產爲899.42億港元。
作爲對比,國泰君安國際2023上半年錄得收入8.16億港元,凈利潤1.19億港元;今年上半年錄得收入10.01億港元,凈利潤1.95億港元。截至今年6月末,國泰君安國際總資產爲1224.98億港元。
海通證券於8月29日發佈的2024中報顯示,上半年海通國際完成香港聯交所IPO保薦項目4單,項目數量和承銷金額在香港所有中外資投行中,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完成香港IPO承銷項目3單,港股二級股權融資承銷項目1單。
海通證券還表示,海通國際在今年1月完成私有化的契機下,邁入新的發展階段,在集團發展平台下不斷夯實自身核心競爭力。
在半年報發佈後不到一週,國泰君安計劃收購海通證券一事便轟動整個資本市場。
如今,海通證券已然面臨着被國泰君安合併的命運。而海通國際也即將直面業務整合下的去與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