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與身處同一資本市場的其他 創新藥 企相比, 新諾威 顯得有些『名不副實』。」
本月初,新諾威(300765.SZ)收購 石藥集團 (1093.HK)旗下資產石藥百克的重大資產重組方案獲得深交所受理。公告發佈後,新諾威股價連續處於陰跌狀態,市場並未顯示熱情。
投資者的態度,在此之前就已明確顯現。今年1月25日,新諾威發佈收購石藥百克的預案並宣告股票復牌,當日股價下跌6.35%;10月16日,重組草案公佈了各項交易細節,當日新諾威股價大跌11%。
新諾威2019年被石藥集團分拆至A股上市,最初定位是石藥旗下大健康板塊。2022年,通過對石藥聖雪的併購,新諾威獲得阿卡波糖 原料藥 和無水葡萄糖相關業務。2023年11月,新諾威公司全稱從「石藥集團新諾威製藥股份有限公司」變更爲「石藥創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意圖很明顯,該公司將轉型爲石藥集團旗下創新藥業務平台。
此前,新諾威於2023年8月30日宣佈以18.71億元對控股股東石藥恩必普旗下的巨石生物進行增資,增資完成後新諾威對巨石生物持股51%實現並表。巨石生物是石藥集團創新業務的主要載體之一,擁有20餘個產品管線,涉及抗體、mRNA、ADC等藥物領域。
之後,新諾威股價自12.39元一路上行,最高至48.74元,短短3個月時間漲了近3倍。這與本次重組的市場反應形成鮮明對比。
但是,做創新藥意味着重研發,要付出巨大的資本投入從而導致業績承壓,在新諾威今年的業績上,已經有很直觀的體現。
2024年前三季度,新諾威營收14.79億元,同比下跌23.66%;歸母凈利潤1.39億元,同比下滑63.5%。
這就是轉型所帶來的陣痛。然而,注入石藥百克這一資產,能夠解決問題嗎?
01
—
估值偏高,研發費用暴增
據新諾威三季報披露,今年1-9月,公司營收14.79億元,同比下跌23.66%,主要系主要產品之一咖啡因價格較上年同期有較爲明顯的下降,同時保健食品業務受市場影響,收入也有所下滑。
今年前三季度,新諾威歸母凈利潤1.39億元,同比下滑63.5%,主要系巨石生物研發投入不斷加大,5款進入臨牀研發階段,重點產品EGFR ADC、Nectin4 ADC等產品的臨牀試驗入組加快,導致研發費用大幅增加。
2024年1-9月,新諾威研發費用爲4.57億元,同比暴增12.6倍。其中,巨石生物研發費用4.04億元,佔比88%。
若扣除巨石生物的研發費用的影響,則新諾威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基本可與去年同期持平。可見,正是在創新藥領域的大額研發投入,吞噬了新諾威的利潤。
那麼,新諾威用了18.71億元增資控股巨石生物,又花了4.04億研發,前後投入20多億元並表這項創新藥資產,結果造成利潤大幅縮水,是否屬於賠了夫人又折兵?
恰恰相反,從石藥集團角度,這筆交易其實非常划算。爲何?
控股巨石生物,使得新諾威的估值邏輯發生了質的變化。
在增資巨石生物前,新諾威的總市值不到150億元,增資後股價一飛沖天,最高到達570億元的高點。即便之後大幅回落,截至目前,新諾威市值仍有366億元,滾動市盈率高達117倍。
即便與A股其他創新藥上市公司橫向對比,以市銷率(市值除以營收)作爲參考指標,新諾威的估值也屬偏高。
以A股兩大創新藥龍頭公司 恆瑞醫葯 (600276.SH)和 百濟神州 (688235.SH)爲例,二者滾動市銷率分別爲11.25倍、9.41倍。而以新諾威最近四個季度的營收爲參考,其滾動市銷率已達17.65倍,在上表中幾家可比公司中,僅次於 諾誠健華 (688428.SH)的23.73倍。
但諾誠健華2023年、2024年前三季度研發費用分別爲7.57億元、6.15億元,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102.53%、88%,這符合創新藥企的研發投入佔比。反觀新諾威,2023年研發費用佔比僅1.86%,控股巨石生物後,即便研發費用猛增,2024年前三季度研發佔比也僅30%左右。
再對比在港股上市的母公司,石藥集團2023年、2024年1-9月營收分別爲317.05億元、226.86億元,歸母凈利潤分別爲58.73億元、37.78億元,研發支出分別爲48.3億元、38.8億元。但囿於港股的估值水平偏低,石藥集團的市值僅爲560億元人民幣,與新諾威的367億元市值相差並不算多。
基於此,我們可以認爲,石藥集團對於其A股上市主體新諾威的重新定位是比較成功的,控股巨石生物做實創新藥平台這一行動也獲得了市場認同。
但在研發投入擠壓盈利水平之際,石藥集團向新諾威注入「現金奶牛」石藥百克,爲何會遭遇投資者「用腳投票」?
02
—
注入石藥百克符合新諾威的估值邏輯嗎
石藥百克的股東爲維生藥業、石藥上海和恩必普藥業,三者均爲石藥集團直接或間接100%控制的持股平台,因此本次交易和收購石藥聖雪、增資巨石生物類似,都是石藥集團「左手倒右手」的資產騰挪。
石藥百克主要產品爲長效升白製劑津優力,升白製劑用於提升白細胞數量,以保證抗腫瘤治療效果。津優力於2011年獲批上市,是我國第一個擁有自主 知識產權 的長效重組人粒細胞刺激因數注射液。
2024年1-6月,石藥百克營收爲92247萬元,其中來自津優力的銷售收入92032萬元,佔比99.77%。
石藥百克進入臨牀階段的在研管線主要包括TG103注射液(創新型長效重組人源胰高血糖素樣肽-1(GLP-1)Fc融合蛋白)及司美格魯肽注射液(長效胰高糖素樣肽-1(GLP-1)類似物),但這些臨牀在研產品或適應症預計從2026年起才陸續上市。
根據本次重組交易草案中的業績承諾條款,石藥百克2025年、2026年和2027年實現凈利潤分別不低於3.93億元、4.36億元和5.02億元,合計不低於13.31億元。
通過重組,將這麼多利潤注入上市公司,對新諾威業績的提振作用不言而喻,但爲何市場反應冷淡並不買賬?
實質的原因在於,新諾威當前的估值是基於創新藥概念股的邏輯而成立。在此邏輯下,研發管線的預期價值比當期的業績實現更爲重要。通俗地講,就是對於創新藥企來說,高研發投入、暫時業績不佳甚至虧損都不是問題,只要管線足夠有價值,適應症市場空間足夠大。
而與巨石生物相比,石藥百克顯然不是一個特別優秀的標的。
大單品津優力在多個省份集採中標,產品單價處於下行通道,未來業績已不具備想象空間。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津優力銷量分別爲165.39萬支、203.52萬支、87.39萬支,產銷率分別爲86.56%、80.92%、71.37%,平均銷售單價分別爲每支1349.22元、1104.04元、1053.12元。
另外,在研的GLP-1藥物還未上市,市場已成紅海。目前已有數十家企業的GLP-1藥物進入減重適應症臨牀階段,包括多個藥物形式,還有多款藥物處在臨牀前階段。
因此,如果寄希望於通過導入石藥百克的業績來穩住新諾威的估值水平,恐怕有些一廂情願。石藥集團應該理解,A股投資者對新諾威的重組標的有着更高的期待。
而在當下,與身處同一資本市場的其他創新藥企相比,新諾威則顯得「難副其實」。
2024年上半年,恆瑞醫葯來自創新藥的銷售額66億元,佔營收比例約49%; 百利天恒 (688506.SZ)創新藥商業拓展收入53.32億元,佔比95%;百濟神州、 君實生物 (688180.SZ)、 榮昌生物 (688331.SZ)、諾誠健華等上市公司創新藥銷售佔比均爲100%。
此外,據醫藥專業自媒體「賽柏藍」預計,石藥集團2024年上半年創新藥銷售額超65億元,佔營收比例也已近半。
而據新諾威半年報,公司2024年上半年的主營產品收入爲9.43億元,其中來自功能性原料(咖啡因、阿卡波糖、無水葡糖糖等)的收入爲8.44億元,佔比89%;來自保健食品類產品收入9537.4萬元,佔比10%;來自生物製藥及其他業務的收入約331.35萬元,佔比不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