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擅长体育营销的可口可乐,为何在“王楚钦C位”事件上栽了跟头

擅長體育營銷的可口可樂,爲何在「王楚欽C位」事件上栽了跟頭

鈦媒體 ·  12/24 23:01
big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發佈會現場

近日,一場由可口可樂舉辦的品牌活動在上海舉行,活動現場不少知名藝人和運動員受邀出席。然而,在這場備受矚目的盛會中,卻發生了一段意外的插曲,引發了外界的廣泛討論和爭議。

在可口可樂的新春發佈會上,國家乒乓球運動員王楚欽作爲特邀嘉賓亮相。活動的一個環節中,一名可口可樂的女高管輕輕推了推王楚欽,示意他將中心位置(C位)留給藝人楊洋。
big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活動現場

這一舉動迅速引起了現場觀衆和網友的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達不滿和質疑。他們認爲,這位女高管的行爲嚴重缺乏對王楚欽的尊重。王楚欽作爲一位身披五星紅旗、爲國爭光的國家級運動員,理應受到更多的尊重和讚譽,爲什麼還要將他推開呢?既然對站位有要求,就該在上臺之前做好禮儀引導,而不是在臺上推來推去,剛對品牌建立起來的熱情,讓這一推瞬間好感全無。

要知道,王楚欽在結束16日的中國乒乓球超級聯賽後,立即趕往了可口可樂2025年新春發佈會的活動現場,且活動當日還強忍身體不適。這幾天,乒壇的流量幾乎有一半都聚焦在王楚欽身上。許多王楚欽的球迷也是因他而前往發佈會現場或守在屏幕前。

這一事件是否具有很大偶然性?顯然是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可口可樂並非不知道體育明星的價值,正相反,可口可樂可以說是體育營銷的頂流選手。可口可樂雖然是一家消費品巨頭,歷史上卻是以多次大手筆體育營銷而著名,因此,這樣的「錯誤」出現在可口可樂身上,仍舊值得許多品牌引以爲戒。

到手的「潑天富貴」卻被百事可樂接手

面對輿論的壓力,可口可樂迅速啓動了公關策略,試圖挽回形象。他們緊急製作了王楚欽與孫穎莎的海報,意圖利用「莎頭」這對混雙CP平息大衆的怒火,並在全渠道鋪開。這一舉措看似是爲了彌補之前的失誤,但仍舊卻顯得有些倉促和不真誠。海報雖然展示了兩位運動員的風采,但卻無法平息公衆對於女高管行爲的不滿,網友也是紛紛表示不買賬。
big

圖片來源:可口可樂

面對外界的質疑,王楚欽也以大度和謙遜的態度回應了大家,他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達了對在可口可樂發佈會上結識新朋友的喜悅,並特別分享了一張他與那位女高管共同打球的照片。
big

圖片來源:微博

隨後,可口可樂官方微博轉發了王楚欽的回應,並表達了對王楚欽出席活動的感謝。然而,對於此次事件,一系列連鎖反應接踵而至:可口可樂的銷量急劇下滑,產品遭遇抵制,品牌形象也遭受了嚴重損害。如今,這位女高管想必也深感懊惱。

從推人事件發酵到公關海報上線,可口可樂的這次危機管理堪稱「翻車」。 這件事的起因看似簡單,就因爲站位問題,但女總裁的「絲滑」一推,讓事情瞬間升級。網友們不僅對她個人素質提出質疑,還將矛頭指向了整個品牌,甚至波及到了整個市場格局。

乒乓球作爲國球,王楚欽又算是國乒的頂流,一直以來的表現都贏得了無數人的支持與喜愛。在賽場上,他拼搏的身影激勵着無數人;在生活中,他謙遜的態度也讓人敬佩。而此次事件中,他的球迷更是表現出了極強的凝聚力。他們紛紛表示:「 中國可以沒有可口可樂!但是中國不能沒有爲國爭光的運動員」、“C位的C是China的C“等等。

很快,可口可樂的直播間湧入了大批網友,留言區全是要求品牌方公開道歉的評論。許多人開始在購物清單上劃掉可口可樂的名字,發起「抵制可口可樂」的倡議。同時據相關報道,一些大富商球迷已經通知採購聯繫百事可樂經銷商,決定在216家連鎖店全部禁售可口可樂,轉而銷售百事可樂。這種抵制行動無疑給可口可樂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在第三季度業績中,儘管可口可樂未單獨披露中國市場的具體數據,但整體業績下滑的趨勢已顯而易見。業績揭示,可口可樂公司在亞太地區的單箱銷量減少了2%,淨營業收入同比下滑4%,降至13.49億美元,而營業利潤更是下降了7%,僅爲4.59億美元。這一連串的下滑數據中,還包含了可比性項目所受的影響以及貨幣逆風所帶來的18個百分點的不利因素。面對如此業績下滑,再疊加負面輿論的衝擊,這無疑給可口可樂公司帶來了不小的挑戰和反思。

可口可樂此次的失策,甚至直接把直接競品百事可樂送上了「熱度巔峯」。百事可樂啥也沒幹,反倒迎來了潑天的富貴。網友紛紛刷屏:「你們老總推人嗎?」百事主播連忙回應:「我們老總從來不推人,我們尊重運動員!」這無疑又是火上澆油。

網友在百事直播間刷屏的同時,國產可樂也被點名了。有網友感慨:「這一推,不僅成就了百事可樂,還讓國產可樂看到了崛起的機會。」嶗山可樂、非常可樂、天府可樂這些名字突然被刷上了熱搜。有人甚至提議,國產可樂可以直接請王楚欽代言,這才是尊重英雄的正確打開放式。

其實,在一定程度上,這可以被視爲民族情緒價值在當代社會中的一種體現。該事件觸動了公衆對於尊重與平等的敏感神經,對於很多消費品品牌來講,時刻注意公衆情緒的熱點和趨勢,是一門必修的功課。

體育營銷頂流

對於體育明星的價值,事實上,可口可樂比很多公司更爲熟悉。

追溯過往,可口可樂一直將體育營銷作爲品牌宣傳的重要手段。通過贊助體育賽事、邀請體育明星代言等方式,可口可樂成功地將活力、生活愉快、青春和力量等體育形象特徵轉移到自身品牌形象上,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此次在活動策劃中犯下如此低級的錯誤,確實令人意外。

自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起,可口可樂便涉足體育贊助領域,當時僅通過提供商品搶佔市場先機,如設立飲料售賣亭並運送千餘箱產品至賽場。儘管足球非美國主流運動,可口可樂卻對足球情有獨鍾,據傳自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起便成爲美國國家隊指定飲品。

隨着大型賽事商業化進程的發展,可口可樂自1958年起在世界盃中加大廣告宣傳,並逐漸傾向於成爲官方合作伙伴以提升品牌影響力。1974年與國際足聯合作,1976年正式成爲世界盃官方贊助商,並同年見證蒙特利爾奧運會虧損加速奧運商業化。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可口可樂以1200萬美元擊敗百事可樂,成爲首批贊助商。

1985年,可口可樂加入國際奧委會TOP計劃,成爲單一品類唯一企業,並持續斥巨資贊助至今,與奧委會的合作已長達104年,是奧運會歷史上最久的合作伙伴。此外,可口可樂還贊助了英冠、英甲、英乙等賽事,以及北美四大體育聯盟、納斯卡、NCAA等,甚至草根比賽,其官網直言「體育已融入我們的DNA」。

可口可樂對體育賽事的贊助熱情,同樣源於上述兩點原因。而他們的投入也確實帶來了顯著的回報。

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後,可口可樂公司第三季度的盈利增長了21%,達到9.67億美元。相比之下,他們的競爭對手百事可樂因爲沒有奧運會的權益,利潤下降了77%,僅爲1.14億美元。

在2016年裏約奧運會前,可口可樂對旗下飲品零度可樂進行了改版。藉助奧運會的曝光,零度可樂的品牌指數從7月初的6%增長到8月底的17%。據尼爾森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中旬,可口可樂的銷售額同比增長了25%。

事實上,若論對於體育明星價值的發掘,可口可樂在這方面並不陌生,甚至可以說是非常出色的。

可口可樂公司高度重視體育營銷戰略,其內部特別設立了體育經理的職位,專門負責發掘那些形象、氣質與公司品牌理念相契合的體育人才。劉翔便是這一策略下的一個傑出案例,也是可口可樂歷史上歷時最長且充滿戲劇性的合作之一。

早在2001年的全運會上,劉翔以110米欄冠軍的身份首次吸引了可口可樂的注意。他們初見劉翔時,就被其陽光帥氣的形象和幽默風趣的性格所吸引,認爲他完全符合可口可樂希望展現的新一代年輕人形象。更重要的是,當時的劉翔還並未嶄露頭角,這爲可口可樂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遇。

經過兩年的跟蹤觀察,2003年可口可樂最終決定簽約劉翔,這一決定後來產生了深遠的影響。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劉翔一舉奪得110米跨欄冠軍,迅速走紅全球。在隨後的2005年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中,劉翔的身價飆升,排名躍升至第三位,年收入高達2300萬元。到了2006年,劉翔又贏得了12個冠軍頭銜,2007年他在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上的排名更是提升到了第二位,年收入也翻了一番,達到了5800萬元。

當然,在體育競技的舞臺上,成功與失敗總是相伴相生。在可口可樂與衆多運動員的合作歷程中,也不乏一些曾被寄予厚望但最終未能如願以償的案例。

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退賽事件無疑給劉翔帶來了沉重的打擊,使他陷入了職業生涯的低谷。對於劉翔的退賽,可口可樂並沒有將其視爲純粹的負面新聞,而是從更深遠的角度看待這一事件。這種態度與許多在2008年奧運會後紛紛放棄劉翔的國內企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2009年可口可樂卻依舊選擇與劉翔續約。可口可樂方面強調:「如果我們因爲一次退賽事件就放棄劉翔,那就等於背棄了我們自己的品牌價值,也就不再鼓勵年輕人積極向上、勇於面對挑戰了。」劉翔也成爲了十年來唯一一個橫跨三屆奧運會的可口可樂代言人。

如此來看,無論是精準挖掘潛力運動員,還是在體育營銷領域持之以恒地深耕細作,可口可樂無疑展現了其深厚的行業底蘊與獨到的戰略眼光。然而,一向注重體育營銷的可口可樂出現如此失誤實屬不該。這一事件不僅讓業界爲之愕然,也促使可口可樂深刻反思,如何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更加精準地把握體育營銷的脈搏,避免類似失誤的再次發生。

在當今這個信息流通迅速、文化交流廣泛交融的時代背景下,這場風波向所有品牌發出了明確的警示:尊重,作爲人際交往與社會互動的基本底線,其價值在任何情境下都不可小覷。無論對象是傑出的運動員、備受矚目的公衆人物,還是每一位平凡的消費者,品牌都應將尊重視爲不可動搖的原則。

一次無心之失可能導致品牌形象的一潰千里,在與公衆打交道的過程中,品牌需要時刻保持對公衆的尊重和理解,及時有效地解決出現的問題,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本文首發於鈦媒體APP,作者│趙晨含,編輯│房煜)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