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024年美國電商市場年度回顧》
作者:Rayna@AMZ123
來源:AMZ123跨境電商
AMZ123 獲悉,近日,Marketplace Pulse 發佈了 2024 年美國電商市場年度回顧,重點分析了 Temu 等中國平台帶來的市場顛覆、亞馬遜的應對策略、疫情後電商增速放緩的現狀,以及人工智能在未來購物中的應用前景。
中國電商推動全球電商格局變革
Marketplace Pulse 指出,2024 年,Shein 和 Temu 成爲了市場焦點。多年來,中國製造的商品通過中國企業直接面向全球消費者銷售,這一趨勢愈加顯著。當前美國不對 800 美元以下的小額貨物徵收關稅,爲中國電商平台帶來了巨大機會,同時也對本土零售商構成了挑戰。
在 Shein 和 Temu 出現之前,亞馬遜已成爲中國賣家進入西方市場的重要平台。今年 2 月,亞馬遜向 SEC 提交的年度 10-K 報告顯示,中國賣家在其第三方賣家服務和廣告收入中佔據重要比例。此外,中國供應商在亞馬遜的零部件和成品供應鏈中也佔據較大份額。目前亞馬遜頂級賣家中,中國賣家的比例已超過 50%。
與此同時,沃爾瑪也在加速吸引中國賣家。雖然美國賣家仍佔多數,但中國賣家在沃爾瑪平台的活躍賣家佔比已從一年前的 20% 攀升至 30%,顯示出中國賣家影響力不斷增強。
「中國製造」的崛起始於 20 世紀 80 年代,當時中國商品的出口份額還遠低於美國、德國和日本。到 2010 年左右,中國已接近美國,成爲全球製造業的重要力量,並最終超越美國。此後,亞馬遜等平台推動了進一步轉型,中國跨境賣家佔比不斷攀升,完成了從「中國製造」到「中國銷售」的演變。
如今,隨着新興平台的崛起,電商市場迎來了第三次演變——「由中國推動」。尤其是 Temu,自推出以來熱度持續攀升,月訪問量已突破 6 億次。整體來看,從製造到銷售再到平台主導,中國正在逐步引領電商格局的變革,並對零售業產生深遠影響。
監管變化與消費者態度
Temu 崛起速度驚人,上線兩年後已成爲全球訪問量第二大的電商平台,僅次於亞馬遜。與此同時,Shein 憑藉「比快時尚更快」的模式,迅速在全球市場引起關注。隨着業務擴展,兩大平台逐漸調整策略。Shein 已在土耳其等地建廠,並在歐美佈局提升倉儲能力,Temu 也已實現超過 50% 的訂單通過美國本地倉庫發貨。儘管賣家仍以中國供應商爲主,這種本地化佈局正在逐步減少跨境電商面臨的物流延遲與監管風險。
面對 Temu 的強勢崛起,亞馬遜推出了低價商城 Amazon Haul,旨在通過源頭直採、與 FBA 配送結合複製 Temu 的低價優勢。然而,市場分析認爲,Amazon Haul 的推出可能分散亞馬遜的核心業務重點。多年來,亞馬遜依賴快速便捷的購物體驗塑造其品牌優勢,而低價商城的引入可能與其高效履約模式背道而馳,難以真正撼動 Temu 的市場地位。
TikTok Shop 作爲另一位市場新秀,於去年 9 月正式進入美國市場,憑藉直播帶貨和社交電商的優勢迅速崛起。儘管平台銷售額未達到其 175 億美元的目標,但已成爲美國最大的社交電商平台。TikTok Shop 初期只允許美國本土店模式,隨後逐步放寬限制引入了大量中國賣家。儘管 TikTok 在美國面臨禁令風險,許多品牌和賣家依然持續投資,試圖在市場擴展初期抓住先機。
與此同時,監管壓力也在加速變化。美國政府在今年 9 月已宣佈將收緊小額包裹免稅政策,意在打擊平台利用「小額豁免」規則大量進口廉價商品的現象。這一舉措將對依賴低價跨境直銷的 Temu 等平台構成挑戰,迫使它們更加依賴本地庫存。此外,部分國家也加強了對直銷平台的監管,限制低價商品的流入,隨着監管趨嚴,中國直銷模式或將逐漸淡出。
中國直銷模式的崛起也引發了諸多爭議,包括質量問題、產品安全、環境影響、稅收漏洞以及對本地就業的衝擊。雖然消費者普遍意識到這些問題,仍有許多人選擇忽視,繼續追求價格上的優勢。儘管亞馬遜上的部分商品與 Temu 平台上的商品本質上相同,但由於平台承擔了更高的配送成本、關稅以及品牌保障費用,價格自然高於 Temu,消費者對這些商品的接受度和評價也有所不同。
歸根結底,美國電商市場正在經歷新一輪的變革。Temu 和 Shein 等中國平台依靠極致的低價和靈活的供應鏈重塑了市場格局,而亞馬遜與 TikTok 等平台則試圖通過差異化策略維持競爭優勢。隨着監管政策趨嚴、供應鏈逐步本地化,以及市場競爭的不斷加劇,電商行業的未來走向仍有待觀察。
電商增長變暖,巨頭強化競爭優勢
目前,美國電商市場正經歷持續低迷,增長速度已遠不及過去十幾年。疫情期間,受居家消費的推動,美國電商曾在數個季度錄得兩位數增長,而隨着通脹壓力加劇和消費需求放緩,當前電商增速已明顯回落,甚至較疫情前的增速減半。
儘管整體市場增長乏力,行業領先者依然逆勢擴張。亞馬遜、沃爾瑪、Temu、Shein 和 TikTok Shop 已佔據電商市場增量的一半以上。亞馬遜和沃爾瑪長期以來是美國賣家首選渠道,新興平台 Temu 和 Shein 則憑藉極致低價和靈活供應鏈迅速擴張。2024 年,Temu 的表現更是超越了沃爾瑪,儘管其賣家群體幾乎完全來自中國。
電商「寒冬」並不意味着所有平台都面臨困境。作爲行業巨頭,亞馬遜通過不斷加大投資,取得了創紀錄的利潤。亞馬遜首席執行官 Andrew Jassy 表示,當日達服務正成爲亞馬遜最具競爭力的優勢之一,也是其成本最低的配送方式之一。數據顯示,上一季度,超過 4000 萬亞馬遜客戶享受了免費當日達服務,同比增長超 25%。隨着物流網絡的不斷完善,亞馬遜正在進一步拉大與競爭對手的差距。
此外,廣告業務也成爲了亞馬遜盈利的重要支柱。其廣告年銷售額已超過 500 億美元,是亞馬遜利潤率最高的業務之一。隨着零售媒體廣告市場的擴展,美國整體零售媒體廣告支出有望在 2025 年超越傳統電視廣告支出,進一步反映出電商平台在廣告領域的競爭力。
與亞馬遜不同,沃爾瑪的核心優勢在於其廣泛的線下商店網絡,尤其在雜貨領域佔據主導地位。沃爾瑪首席執行官 Doug McMillon 指出,過去 12 個月中,沃爾瑪在美國實現了 44 億件商品的當日或次日送達,其中約 20% 的商品能在三小時內送達。通過提升配送效率和降低成本,沃爾瑪正在以高效的雜貨供應鏈滿足消費者對便利性的需求,強化自身的市場競爭力。
AI 重塑電商企業,線上購物持續深化
儘管零售行業的核心「購買什麼」未發生根本改變,但「如何購買」正被 AI 等新興技術逐步重塑。AI 技術帶來了新的購物體驗,雖然當前表現尚不成熟,但其潛力不容忽視。
7 月起,亞馬遜推出的 AI 購物助手 Rufus 在美國全面開放,能夠回答購買需求、產品對比等購物問題,並根據對話內容提出建議。然而,諸如此類的 AI 系統仍存在諸多問題,如未能準確推薦最低價商品、選擇缺乏專業性,甚至偶爾生成隨機結果,反映出 AI 在商品推薦和精準匹配上尚未成熟。
但無論如何,AI 帶來的顛覆性潛力已初步顯現。與傳統搜索「跑鞋」不同,AI 能夠響應更具體的需求,如「爲 3 小時以下馬拉松找到最佳跑鞋」,大大簡化決策過程。但歷史經驗顯示,語音購物、虛擬現實等創新概念在西方市場並未全面兌現承諾,AI 購物能否真正普及仍需觀察。
近年來,電商業務模式的核心邏輯並未發生革命性變化。各大平台依舊致力於尋找增長空間、優化渠道佈局、提升利潤率。巨頭們通過不斷適應市場變化擴大份額,而中小企業則面臨更大挑戰。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也指出,亞馬遜的市場主導地位加劇了競爭壓力,進一步壓縮了新進入者的生存空間。
與此同時,平台分工逐漸明晰。TikTok、Instagram、YouTube 等內容平台通過創造需求驅動購買慾望,而亞馬遜、沃爾瑪、Temu 等交易平台則直接滿足購買需求。部分平台如 TikTok 和 Instagram 還在嘗試將內容與交易深度結合,打造「從種草到拔草」的閉環消費路徑,進一步強化「看到即購買」的習慣。
線上購物雖然不會完全取代線下消費,但其滲透率持續提高,越來越多的需求和購物行爲受到線上內容的推動。從 AI 推薦到內容種草再到跨平台交易,電商的未來將圍繞「智能化」和「線上化」展開。如何將技術創新與消費者體驗深度結合,將成爲這一行業的關鍵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