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日本再次收买世界

日本再次收買世界

摩爾金融 ·  2024/12/30 22:04
  開端之年。

文 | 華商韜略 東木褚

2023年12月,日本製鐵向有120年曆史的美國鋼鐵發出了149億美元的收購要約。

美國鋼鐵被稱爲「美國工業化的象徵」,建造了包括聯合國大廈在內的象徵性建築,它的創建者是「世界鋼鐵大王」安德魯·卡內基和「美國金融業教父」約翰·摩根。

可想而知,收購難度很大,但日本人志在必得。

【買下世界】

日本第一次掀起海外併購潮是在美、日、英、法、德簽訂廣場協議的1985年。

那一年,受內外多種因素的影響,在時任首相中曾根康弘的推動下,日本把經濟政策從「貿易立國」調整爲「海外投資立國」。

對內,日本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汽車、半導體等行業位居世界前列,手握巨額資金儲備;對外,貿易順差持續擴大,爲了減輕與美國和歐洲的摩擦,日本決定發起海外投資,把產能轉移到美國等地,繞過貿易壁壘。

1985年-1991年,日本的海外投資總額達4000億美元,是全世界最大的對外直接投資國。

日本企業超過500億日元的海外併購有21起,主要集中在發達國家的金融和房地產領域,其中17起的併購對象來自美國,3起出自英國。

其中典型案例包括,三菱地產以13.73億美元收購洛克菲勒中心,索尼以34億美元收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日本季節集團2880億日元收購有數百年曆史的英國洲際酒店。

  ▲索尼收購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的新聞

在這波海外併購潮中,日資買下了全美國10%的不動產。

泡沫經濟崩潰後,日本經濟陷入漫長的蕭條,期間海外投資逐漸轉向東亞和東南亞的新興市場,投資規模遠不及1990年代。

2012年,日本股市衰退到8000點,再次上臺的安倍把擺脫通貨緊縮作爲首要課題,強烈呼籲「無限度、無限期」的經濟刺激政策,但遭到時任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的反對。

白川方明有「泡沫經濟危機吹哨人」之稱,經歷過泡沫經濟的崩潰,行事謹小慎危。

爲了說服白川,安倍請出了自己的經濟顧問、耶魯大學教授浜田宏一,同時也是白川的經濟學導師,浜田給白川寄了一本自己的著作,但白川把書退了回去,說自己掏錢買。

眼看軟的不行,浜田喊話白川:「有人只關心控制金融風險,不關心經濟衰退給國民生活帶來的疾苦。」

安倍也直接施壓,「如果日本央行不聽從,我們會修改法律,制定適合的政策,讓央行同意通脹目標。」

最終,白川辭職,支持「安倍經濟學」的前亞洲開發銀行總裁黑田東彥接任,一干就是10年。

在「大規模量化寬鬆」「擴大財政支出」「推動日元貶值」等措施的刺激下,日企開啓了第二次海外併購潮。

與1980年代不同的是,日資不再追求高樓大廈,而是聚焦在醫療、通信以及基建等領域,目標是幫助日企進入新市場,提高全球競爭力和拉動內需,對外投資規模相比泡沫經濟破裂後的1996年翻了八倍:

其中多項交易都創造了紀錄,比如2014年日本飲料巨頭三得利以160億美元收購美國威士忌廠商Beam,是近年來酒類行業中最大的收購案之一,三得利由此成爲全球第三大蒸餾廠。

當年剛上任的三得利CEO新浪剛史表示,「我的任務,是使三得利成爲真正的全球性公司,所以收購仍會繼續。」

還有軟銀在2016年掏出320億美元收購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創下了亞洲在英國的投資紀錄。

雖然ARM的聯合創始人赫曼·豪薩對交易並不滿意,他說:「對我個人和英國的科技界來說,將ARM賣給軟銀是件傷心的事情。」

但孫正義還是如願得到了ARM,他當時的設想是建設物聯網,如今更改爲佈局AI戰略。

再有2018年武田製藥斥資600億美元收購愛爾蘭製藥巨頭shire,成爲21世紀以來製藥行業的最大收購,武田藥品從全球第19大製藥商躍升到了第11位。

這幾筆收購案背後,都有金融集團的背書,三菱東京、三井住友、瑞穗等日本三大銀行成立了海外併購營業部,專門爲日企提供資金和法律服務,三得利獲得了三菱東京銀行的融資擔保,武田製藥600億美元收購資金的一半都來自三井住友銀行的短期貸款。

安倍之後,日本首相接連換了三任,但海外投資的腳步沒有放緩,爲了彌補「失去三十年」錯過的機會,日本又在後疫情時代發起了新一輪的海外併購。

【捲土重來】

2021年以來,日本企業參與的併購已連續3年每年超過4000項,是1985年以後的最高水平,最顯著的趨勢是獲取新技術和新產品,實現產業升級。

進入2024年,日本股市終結了35年的「漫長失去」,日經指數刷新了1989年12月以來的歷史最高點,手握大量現金的日本企業更進一步向海外發起併購攻勢。

美國大型投資公司KKR的聯合創始人George Roberts對年輕員工說:「要想和別人拉開差距,就去學日語吧。」

一時間,日本彷彿回到了要買下美國的1990年。

1月,日本車用芯片巨頭瑞薩電子打響了2024年日本海外併購的頭炮,以3.39億美元收購美國氮化鎵功率半導體供應商Transphorm。

2002年成立的瑞薩電子是日立、三菱電機和NEC三家公司的半導體業務合併而成的聯合體,也是目前爲數不多在世界半導體界舞臺上有競爭力的日本公司,承載了日本振興半導體產業的希望。

據瑞薩電子發佈的信息,收購Transphorm能爲他們擴充第三代半導體的產品陣容。氮化鎵(GaN)是第三代半導體的關鍵材料,與傳統硅材料的半導體相比,具有更出色的功率效率。

2月,瑞薩又馬不停蹄地以59億美元收購了澳大利亞設計軟體提供商Altium,這也是迄今日本企業對澳大利亞上市公司最大的一筆收購。

  Altium成立於1985年,是世界老牌的PCB(印製電路板)設計工具提供商,2021年美國軟件巨頭Autodesk以40億美元向他們發出過收購要約,但被其以價格過低爲由拒絕了。

獲得Altium先進雲平台的瑞薩,能在雲上完成所有的電子設計。

在被問到如何通過收購帶領企業走出低谷時,瑞薩電子社長柴田英利表示:

「收購可以有多種目的,比如『購買缺少的技術』『獲得技術種子』『拓寬市場』等,但必須事先明確併購這家公司的目的是什麼。」

瑞薩電子憑藉海外收購實現了強勁增長,目標在2030年成爲全球前三的嵌入式半導體方案供應商。

2024年讓人印象深刻的日本海外併購還有積水建房(Sekisui House)以49億美元與美國住宅建築公司M.D.C. Holdings達成收購協議,並有望成爲美國第五大建築商,以及日本航運巨頭商船三井宣佈全面收購全球最大敞口船航運公司Gearbulk Holding。

當然,最受關注的,當屬被堅定推進的日本製鐵收購「美國工業化的象徵」美國鋼鐵。

目前,日美雙方已經談判了一年時間,雖然白宮一直持反對態度,但獲得了鋼鐵工人、地方官員和社區的支持。

12月23日,收購案傳來最新消息,由於各方角力,負責審查的投資委員會(CFIUS)向總統拜登提交了「無法達成共識」的最終報告,這是極爲罕見的,接下來將由拜登在15天內作出決定:是批准,還是否決。

日本製鐵深知這筆收購是豪賭,如果賭贏了,將重構二戰後世界鋼鐵產業的格局。

爲了這場賭局,日本製鐵不僅承諾美國人在董事會中佔多數,還宣佈再投資30億美元建新廠,給員工發5000美元獎金,在保住現有4000多個工作崗位的基礎上,再創造約5000個工作崗位。

還請來兩任首相站臺,前首相岸田訪美時,特意邀請反對收購的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主席大衛·麥考爾夫婦出席國宴,現任首相石破茂剛當選,就給拜登寫信,懇請批准收購案。

收到美國投資委員會的通知後,日本製鐵聯合美國制鐵向即將離任的拜登施壓,打出了最後一張牌:

「日本製鐵成爲收購方將增強美國的經濟安全,日美可以在鋼鐵領域建立一個聯盟,應對來自中國的競爭,我們相信總統能夠做出正確的決定。」

【經驗得失】

藉助持續不斷的海外投資,日本企業對沖了國內的資產負債表收縮,讓日本得以在「失去的30年」裏依然保持經濟總量平衡和社會穩定。

截至2023年底,日本的對外淨資產爲471.3061萬億日元,比2022年底增長12.2%,連續5年創下新高,約等於其2023年GDP的80%,相當於在海外再造了一個日本。

這既是日本在歷經「失去的30年」後仍能留在牌桌上伺機翻盤的籌碼,也是日本應對經濟動盪時最厚實的安全墊。

但其中很多收購,也付出了極爲高昂的代價。

日本城西國際大學教授松本茂多年從事海外併購研究,還曾擔任過匯豐投資銀行本部長,據他統計,日本在1985年-2001年的海外併購中,只有8%是成功的。

1985年買下洛克菲勒大廈時,三菱地產可謂意氣風發,但急速升值的日元和低迷的美國房地產市場讓他們猝不及防。

1995年,受到洛克菲勒大廈項目的拖累,三菱地產出現了公司史上首次赤字,只能痛下決定,放棄爲期100年的經營合同,以3.08億美元的價格,搭上8億美元債務,將它賣回給洛克菲勒集團,整個併購損失超過10億美元。

時任三菱地產財務負責人高木茂說:「公司業績急劇下降,連三菱自己都維持不了100年,洛克菲勒大廈的100年合約成了泡影。」

最近十幾年,日本產業界一直在檢討、優化對外收購的策略,以免重蹈覆轍。

摩根大通日本併購部門負責人就介紹,日本企業現在會根據產業的不同選擇併購對象,比如高新技術要聚焦能提供大平台的歐美髮達國家;對於消費行業,則要優先考慮人口基數大的新興市場;同時,併購之後還要避免因語言交流,以及日企不善變通的決策方式等導致的管理問題。

另一方面,每當收購遇阻時,日企也會從成功的案例中吸取經驗。

稻盛和夫曾在演講中談到,海外收購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和魂洋才」。

稻盛和夫創辦的京瓷在1990年收購了美國大型電子零部件企業AVX,然後通過AVX收購了來自美國、歐洲、亞洲的11家企業,推進了業務的全球化。

收購完成後,京瓷引進了快速決策,廢棄了年功序列等一系列不被外國人理解的「習慣」,截至2019年,AVX的銷售額增長至4倍,利潤增長至19倍。

2024年最後一個月,日本的海外買買買仍未停歇。

12月11日,日本生命保險公司宣佈以82億美元收購在美國和澳洲開展人壽保險業務的「Resolution Life」,是日本保險行業至今爲止最大規模的收購。

對於這筆價值1.2萬億日元的收購,日本保險業相關人士評價道:「日本生命終於拿出真本事了,他們把2026年的收購預算都用上了。」

現在的日本,從首相到企業,都在瞄準海外的優質資產,併購再併購,買入再買入。

野村證券全球併購負責人清田亮說:

「2024年,將被人們銘記爲日本再次併購世界的開端之年。」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