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羽岐
1月1日晚間,和黃醫藥(HCM.US;00013.HK)對外宣佈,其旗下附屬公司上海和黃藥業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和黃藥業」)易主上海醫藥(601607.SH;02607.HK)。
根據公告,和黃醫藥以6.08億美元(摺合人民幣爲44.78億元)將上海和黃藥業45%的股權出售給上海金浦健服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下稱「金浦健服投資管理」)和上海醫藥。和黃醫藥計劃召開特別股東大會(EGM)供股東審議並酌情批准這一交易。在包括和黃醫藥股東及監管機構批准在內的所有條件獲得滿足的情況下,上述交易預計將於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
上海和黃藥業由上海醫藥全資子公司上藥藥材與和黃醫藥合資成立,雙方各持股50%,是和黃醫藥非合併合資企業。根據此次協議條款,金浦健服投資管理向和黃醫藥支付約4.73億美元獲得上海和黃藥業35%的股權;上海醫藥則以1.35億美元獲得上海和黃藥業10%的股權。
交易完成後,和黃醫藥僅保留上海和黃藥業5%的間接股權,上海醫藥則合計持股60%,上海和黃藥業將成爲上海醫藥合併報表範圍內的子公司。這一系列股權交易背後,也意味着上海醫藥將成爲上海和黃藥業新的實控人。
和黃醫藥表示,此次出售是希望通過變現相關價值,進一步優化資本和債務結構,特別是提高現金餘額並減少境內債務水平,同時將資源集中於核心業務領域。
上海醫藥則在公告稱,之所以與和黃醫藥達成交易,是希望在深耕中藥中的幾個方面得到突破,包括賦能上海醫藥中藥存量品種,提升公司產品營銷能力;提高公司中藥品種循證醫學及學術推廣能力;提升上海醫藥中藥產品的國際化能力。
就交易選擇的時機、交易後的考量,接近和黃醫藥的人士告訴時代財經,近幾年的年報顯示,和黃醫藥一直在尋找非核心業務的合作伙伴,無論是從戰略還是從現金流的角度考量,公司都將剝離非核心資產,未來將更加聚焦和專注創新藥方面的可持續發展。
上海和黃藥業成立於2001年,前身爲上海中藥製藥一廠。官網顯示,公司旗下有產品74個,擁有丸劑、片劑、注射劑等劑型,「上藥」牌註冊商標及麝香保心丸、膽寧片、正氣片、生脈注射液等系列現代中藥產品。公告顯示,上海和黃藥業2023年度及2024年1-9月實現凈利潤分別爲6.63億元及5.73億元。
和黃醫藥在公告中表示,交易完成後,將把交易所得款項用於開發其內部管線,包括應用於其新一代的抗體偶聯藥物(ADC)平台,並計劃首個抗體靶向偶聯藥物(ATTC)候選藥物將於2025年下半年進入臨牀試驗。
和黃醫藥多位高層表示,此次交易正加速通往公司實現盈利的目標並專注於核心業務,同時,公司將持續投資內部研發平台,包括上述所提的新的ATTC項目,相信這些項目有潛力爲癌症治療帶來重要的影響,此次出售交易也爲其後續帶來了更多的資源。
近年來,和黃醫藥持續加碼創新藥管線的發展。和黃醫藥成立於2000年,爲中國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企業,是一家處於商業化階段的創新型生物醫藥公司,致力於癌症藥物,免疫性疾病靶向治療、免疫療法的發現、開發及商業化。2006年,和黃醫藥於倫敦證交所上市,2016年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2021年又成功登陸港交所。
和黃醫藥的主要產品包括呋喹替尼、索凡替尼、賽沃替尼等。2024年中報顯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個月,和黃醫藥收入爲3.057億美元,腫瘤/免疫業務綜合收入總額爲1.687億美元。其中,腫瘤產品收入增長59%。
呋喹替尼(中文商品名:愛優特;英文商品名:FRUZAQLA)是和黃醫藥的拳頭產品之一,已於2018年9月在中國獲批上市,用於治療轉移性結直腸癌,並於2020年1月納入國家醫保目錄,2022年、2024年,該款藥物又相繼在中國澳門、中國香港上市。2023年11月,呋喹替尼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成人轉移性結直腸癌患者。
業績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呋喹替尼在美國市場銷售額爲1.305億美元,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則爲6100萬美元。此外,2024年上半年,索凡替尼(中文商品名:蘇泰達;英文商品名:SULANDA)的銷售額爲2540萬美元;賽沃替尼(中文商品名:沃瑞沙;英文商品名:ORPATHYS)的銷售額則爲2590萬美元。
截至2024年6月30日,和黃醫藥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合計爲8.025億美元。
研發方面,目前,和黃醫藥正在推進包括賽沃替尼、呋喹替尼、他澤司等多個產品在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新適應症上市;此外還在進行多個創新藥管線的臨牀研究工作,包括ERK1/2抑制劑HMPL-295、第三代BTK抑制劑HMPL-760、Menin抑制劑HMPL-506,以及CD38抗體偶聯藥物HMPL-A067臨牀前研究及臨牀研究的推進。此外,公司還在中國啓動了HMPL-506的I期研究,用於治療血液惡性腫瘤。
和黃醫藥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官蘇慰國博士在2024年下半年對外表示,「我們在今年新啓動了三項關鍵性的後期研究,管線中目前共有十多項關鍵性研究正在進行中,有望在未來支持更多藥物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