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投資界
一家低空獨角獸倒在了2025年前夕。
近日,德國電動垂直起降(eVTOL)飛行器明星公司Volocopter在官網正式發佈公告,公司已向卡爾斯魯厄地方法院申請啓動破產程序。至此,我們看到了繼Lilium後第二家低空獨角獸隕落。
成立於2011年,Volocopter是全球最早的eVTOL項目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個實現載人離地的eVTOL。一路走來,Volocopter從一個簡陋的機身到多次試飛,並即將實現商業化,幾乎趕在了行業發展的最前沿,卻在邁向市場的最後一步倒下了。
(圖片來自官網)
此時此刻,Volocopter的故事也給國內風頭正勁的低空創業公司敲響警鐘。
剛剛,一家低空鼻祖倒下
在官網介紹裏,Volocopter把公司稱爲「魔法發生的地方」(WHERE THE MAGIC HAPPENS)。
這家創業公司有超過500名員工,來自於全球60多個國家,產品已經過2000多次試飛,此前Volocopter稱,「在短短十年內,我們比eVTOL歷史上的任何一家公司都走得更遠。」
故事要從2011年說起,彼時還在德國西門子工作的斯蒂芬·沃爾夫(Stephan Wolf)萌生了打造一個載人多旋翼飛行器的想法。爲此,他找來兒時的玩伴亞歷山大·佐塞爾(Alexander Zosel),兩人一拍即合,決定創業。Volocopter就這樣誕生了。
這一年,兩位創始人做出了第一架低空載人飛行機。機翼由16個電動機組成,托起一個由瑜伽球支撐的座椅,測試人員坐在座椅上,除了一頂安全帽以外沒有任何防護措施。就是這樣一個簡陋的器械裝置,卻奠定了如今空中飛行器的大致造型。
正如公司在介紹中說——Volocopter創造了航空歷史。
此後幾年裏,Volocopter發展迅速。2016 年,Uber發佈Uber Elevate計劃,提出了空中出租車概念,全球eVTOL企業數量迅速增長。彼時公司的原裝 Volocopter 飛機首次獲得載人飛行許可,一年後推出了真正成熟的產品2X。
也是在這一年,世界上第一個飛越迪拜的自動駕駛空中出租車出現,正是來自Volocopter公司。接下來的時間裏,Volocopter在新加坡、巴黎等各國相繼測試並推出空中出租車服務。不到10年,團隊就完成了從概念到原型機,再到概念機和試驗飛行的迭代。
此時,全球eVTOL行業才初見雛形。正如Volocopter在官網中所說,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先驅之一。然而,這位行業開拓者卻沒有等到2025年的第一縷曙光。
Volocopter方面表示,在臨時破產程序期間,業務運營將照常進行。臨時破產管理人現在已經召開了一次員工會議,向員工通報當前情況並回答有關訴訟程序的初步問題。此外,Tobias Wahl 還啓動了投資者流程。
與傳統意義上的破產清算不同,有業內人士表示,Volocopter宣佈破產更多是爲了完成重組,爲「拿證上市」做最後衝刺。只不過Volocopter自成立以來一路高光,卻倒在了2024年的最後幾天,依然令人唏噓。
曾估值140億,爲何走向破產?
曾幾何時,Volocopter是被一衆資方追捧的明星項目。2013年,也就是公司成立的第二年,Volocopter就獲得了50萬歐元的種子輪融資,此後融資步伐雖不算激進,卻一直有着大批知名投資方支持。
包括戴姆勒、英特爾、吉利控股、日本三井住友保險集團、MS&AD風投公司、Translink資本公司、貝萊德、Avala Capital、Atlantia S.p.A.、德國大陸集團、日本電報電話、東京世紀公司、韓國WP Investment以及沙特NEOM等等。
(Volocopter的合作伙伴和投資者)
其中在2019年,吉利與奔馳聯手領投Volocopter的5000萬歐元C輪融資。在此後的時間裏,Volocopter幾乎每年都能拿到一筆大額融資,最後一輪融資中,公司投前估值一度達到19億美元(約140億人民幣),躋身獨角獸行列。
Volocopter在破產公告中說,「過去,無數成功的融資輪次推動了公司的發展和運營。」然而,這些資金沒能支撐Volocopter走到最後一步。
公告稱,Volocopter是業內消耗率最低的公司之一,在極其困難的金融環境中成功運營。儘管最近進行了密集的籌款工作,但仍然無法找到可行的解決方案在破產程序之外維持正常運營。
事實上,資金問題早在一年前就已經顯露。2024年4月底,Volocopter被曝出資金短缺,因此申請1億歐元的貸款,向德國州政府和聯邦政府尋求貸款擔保,卻沒有得到政府支持。只是幸運的是,很快公司就拿到了一筆未公開的融資,才讓這場危機暫時緩解。
然而來到11月,Volocopter的資金問題還沒有解決。彼時老股東開始和Volocopter洽談,計劃牽頭一支投資財團通過注資9500萬美元的方式,拿到Volocopter 85%的控股權,同時避免其破產。只不過,這一計劃最終也沒能實行。
時至今日,Volocopter的現金流已經耗盡,現任CEO、來自空客的Dirk Hoke也提出辭職,並將在今年2月底離開。
雖然Volocopter在公告中強調公司的資金消耗少於同行,但eVTOL至今仍不是一個成熟市場,前期研發需要大量燒錢,後期商業化落地還不明朗,加上歐洲對這一領域的支持較爲保守,政策監管也相對較嚴,要真正扭轉困局或許並不容易。
在此之前,公司打算投入商業化的VoloCity已經到了最後關頭,並在多個國家完成一系列載人飛行測試。眼看就要成功,卻由於沒能及時獲得飛機型號認證,導致巴黎奧運會期間的測試運營被迫取消,對於生死關頭的Volocopter來說是一場不小的打擊。
這也是Volocopter面臨的一大難題,曾有業內人士判斷,Volocopter距離進入市場實現造血只差獲得飛機型號認證,而VoloCity沒能順利進入市場,也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公司的商業計劃和資金回籠進度。
Volocopter也許沒能趕上時代最大的浪花。在它宣佈破產的這一年裏,世界另一頭的中國和美國,eVTOL正發展得如火如荼,而Volocopter卻從先驅變成了先烈。
低空產業席捲創投圈,警鐘長鳴
無獨有偶,德國另一家明星eVTOL公司Lilium也向法院提交了破產申請。
Lilium成立於2015年,創始人丹尼爾·維甘德同樣是一位有着「飛天」夢想的青年。這家初創公司曾被稱爲「飛行汽車界的特斯拉」,成立不到10年已經累計完成了10多輪融資,金額高達15億美元(約108億元人民幣),其中包括騰訊投資前後投入的5.7億美元資金。
2021年9月,Lilium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Qell Acquisition CORP完成合並,成爲繼億航和Joby後第三家在美上市的電動航空企業,彼時一度風頭無兩。然而三年後,Lilium仍逃不過資金鍊斷裂的危機。
兩家明星企業隕落,或許也爲火爆一時的行業敲響了警鐘。放眼國內外,eVTOL賽道乃至低空經濟仍面臨着不少困境。
首先在技術層面,儘管不斷有新產品問世,但包括電池技術、飛行控制和動力系統等各方面技術還不算成熟;而作爲最近幾年內誕生並迅速發展的新業態,國內外低空經濟基礎設施搭建都尚處於蠻荒階段,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發展。
還有行業普遍擔心的問題——商業化。進一步看Volocopter和Lilium的經歷不難發現,儘管導致其破產的直接因素是資金鍊斷裂,但不能找到持續性的商業模式才是根本原因。
這一困境幾乎存在於所有eVTOL公司身上。eVTOL商業落地所需的「適航認證」、飛行器高昂造價導致的高成本、消費場景稀缺等等,一系列問題都限制了這個行業大規模商業化的步伐。
「目前,國內外沒有任何一家eVTOL公司能夠明確看到可持續的商業化,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實現大規模商業化應用。」一位長期關注低空經濟的投資人表示。這也意味着,在此之前仍然需要一級市場大量的資金注入。
另一邊,一場融資競賽仍在進行。我們把視野收回國內,剛剛過去的2024年被稱爲低空經濟元年, 截止10月底,有20多家無人機及eVTOL企業獲得超30起融資,其中將近一半融資上億元。沃蘭特、峯飛航空、小鵬匯天、時的科技、沃飛長空等一批明星初創公司火爆,全國各大城市也紛紛爭搶「低空經濟第一城」。
喧囂之下,警鐘長鳴。
eVTOL誕生之初,一群理想主義者期待「每個人都能像鳥一樣起飛」,但此次此刻,更要保持敬畏,保證自己不從高空墜落。科技探索歷來是一場漫長的征途。聲明:本文內容僅代表該投稿文章作者觀點,不代表藍鯨號立場。未經授權不得隨意轉載,藍鯨號保留追究相應責任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