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汇川技术朱兴明造系,联合动力深度绑定理想扭亏

匯川技術朱興明造系,聯合動力深度綁定理想扭虧

藍鯨財經 ·  01/07 22:22

藍鯨新聞1月7日訊(記者 徐曉春)2024年的最後一天,匯川技術分拆蘇州匯川聯合動力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合動力」)有了實質性的新進展,深交所正式受理了聯合動力的上市申請。

此次匯川技術分拆聯合動力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計劃募集資金約48.57億元,主要用於新能源汽車核心零部件生產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平台類研發、數字化系統和營運資金的補充。按照計劃,聯合動力發行股票數量佔比計算,聯合動力總體估值最高能達到485億元左右。

聯合動力深度綁定着理想汽車。2023年開始,理想汽車向聯合動力採購金額大幅提升,報告期內穩定爲聯合動力前兩大客戶。在2022年底時,理想汽車拿走了與聯合動力聯營企業常州匯想的控制權,聯合動力又多了一個大客戶,2023年聯合動力向常州匯想的銷售金額飆升至16億元。兩項加總來看,聯合動力半數左右的收入都依賴對理想汽車的銷售。

2023年首次盈利1.86億元

2016年,匯川技術出資設立聯合動力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進行佈局。到目前爲止,聯合動力的產品拓展到電驅系統(電控、電機、三合一/多合一驅動總成)和電源系統(車載充電機、DC/DC 轉換器、二合一/三合一電源總成)等動力系統核心部件。

截至招股書籤署日,匯川技術直接持有聯合動力94.51%股份,爲聯合動力控股股東。同時,匯川技術董事長、實際控制人朱興明也是聯合動力的實際控制人。

早年聯合動力基本只有電驅系統一類產品,2021年時聯合動力超過96%的收入都是來自電驅系統產品。作爲聯合動力的立身之本,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聯合動力電驅系統產品的營收分別爲27.96億元、46.76億元、77.46億元及51.41億元,毛利率分別爲12%、13.96%、14.92%和16.52%,呈現逐年提升趨勢,也高過巨一科技等可比公司。

直到2023年開始,聯合動力電池系統產品增長髮力,產品收入迅速從上年的3.33億元增長至15.8億元,佔當年聯合動力收入比例達到16.93%。不過,相比於電池行業英搏爾、威邁斯,行業新人聯合動力的毛利率尚不及平均水平。對此,聯合動力認爲,電源系統產品規模效應尚未完全顯現。

近兩年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激烈競爭下,聯合動力幾乎也是以價換量的策略。公司主要的電驅產品在2023年和2024年上半年單價分別降低686.39元/台、667.81元/台。與此同時,電驅產品銷量分別提高至168.51萬台、133.95萬台。

新能源汽車行業高速增長帶動了對電驅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需求,即使單價大幅下降,聯合動力在2023年該部分業務收入仍然實現了62.6%的增長。電池產品也是相似的趨勢。

2023年聯合動力整體收入提升至93.65億元,同比增長超過86%,公司也首次實現扭虧,歸母凈利潤約爲1.86億元。2024年上半年時,聯合動力主要產品均價繼續走低,但僅上半年公司凈利潤就達到2.85億元,超過2023年全年。

在盈利之前聯合動力的虧損幅度就連續收窄,2022年8月匯川技術首次公告分拆意向,籌備了兩年後,2024年4月匯川技術董事會才通過了對聯合動力分拆上市的審議。

聯合動力是匯川技術體系內運營新能源汽車電驅系統和電源系統的唯一主體,聯合動力成立的2016年,匯川技術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全部銷售收入約爲8.45億元,當時匯川技術與宇通客車等新能源客車企業達成主要合作。

到2023年,匯川技術整體營收爲304.1億元,整個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類業務收入超過99億元,僅次於匯川技術核心的通用自動化類產品收入,佔公司全部收入比例上升至32.61%,並且該板塊收入增長達到78.69%,是匯川技術當下增長速度最快的產品類型。

深度綁定在理想汽車

早期匯川技術對於聯合動力的發展思路是,以前期定點的客戶和車型,對未來銷售規模的增長將形成一定支撐,這個定點客戶之一就是理想汽車。在聯合動力的發展史上,理想汽車有着舉足輕重的影響。

2021年7月,理想汽車母公司北京車和家,和匯川技術共同出資成立了常州匯想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州匯想」)。初識成立時,匯川技術通過聯合動力持股51%。匯川技術董事、副總裁李俊田爲常州匯想法定代表人。常州匯想專門爲理想的L9等增程式電車產品提供五合一驅動總成。

一年之後,2022年11月理想汽車通過增資等方式,將對常州匯想的持股比例提高至87.34%,聯合動力持股比例則下降爲12.66%。與此同時,理想汽車供應鏈一號位孟慶鵬也是常州匯想董事長,理想汽車方面一直實際把握着常州匯想的控制權。

由於下游新能源整車產業競爭格局較爲集中,2021年、2022年、2023年以及2024年上半年,聯合動力向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達到81.74%、71.73%、76.03%和66.28%。

其中,2021年、2022年及2024年上半年,理想汽車都是聯合動力的第一大客戶。2021年、2022年,理想汽車分別向聯合動力採購了15.26億元、14.58億元的電驅產品,2023年理想汽車的採購範圍增加了電池產品,總採購金額增加到18.66億元。而2024年僅上半年,理想汽車的採購金額就已經超過20.08億元。

另外,2023年、2024年上半年,聯合動力向常州匯想銷售電驅系統產品收入分別達到16.19億元、15.2億元。整體來看,聯合動力基本有超過半數的收入都來自對理想汽車及其子公司的銷售。

作爲頭部車企供應鏈公司,聯合動力的話語權並不算高,應收賬款激增且數額較大,各報告期期末,聯合動力的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分別爲14.25億元、18.51億元、36.13億元及36.13億元,2024年6月30日,聯合動力的應收賬款佔總資產的比重已經高達27.85%。

作爲大客戶的理想汽車也是聯合動力的「欠賬」大戶。2023年,聯合動力對理想汽車應收賬款餘額爲12.1億元,同年聯合動力第一大客戶廣汽集團應收賬款餘額僅爲5.44億元。2024年上半年末,聯合動力對理想汽車應收賬款餘額約爲13.59億元,佔應收賬款和合同資產期末餘額合計數比例約爲32.45%,遠超過第二位的小米汽車。

2021年時,另一家新能源車企小鵬汽車是聯合動力第二大客戶,僅次於理想汽車。近兩年,聯合動力對小鵬汽車的銷售呈現收縮態勢,對從傳統汽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的車企銷售增多,對廣汽集團、奇瑞集團、長安汽車和吉利集團等銷售收入提升。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