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突发!高盛重大预警,超级大佬发声!什么情况?

突發!高盛重大預警,超級大佬發聲!什麼情況?

券商中国 ·  01/08 05:55

美股市場似乎面臨一絲隱憂!

高盛分析師JohnMarshall近日指出,自2024年12月18日聯儲局政策轉向鷹派後,融資利差急劇下降,且本週期貨市場拋售壓力持續存在。這一情況與2021年12月的市場動態類似,恐預示美股有下跌風險。另外,對沖基金在過去數個交易日以七個多月以來最快的速度淨賣出美國股票。

無獨有偶,橡樹資本管理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聯席主席霍華德·馬克斯在給客戶的備忘錄中指出了市場上的一些危險信號,例如估值可能意味着長期回報率較低或近期大幅下跌。

那麼,美股是否風險漸近?

高盛預警

儘管近期美股屢創新高,但高盛分析師Marshall強調,市場早在一個月前已顯現出異常波動跡象。財經部落格ZeroHedge更是指出,散戶投資者表現出強烈的追漲熱情,然而機構投資者,特別是對沖基金,卻在悄然做空市場。

Marshall提到,融資利差是衡量專業投資者倉位的重要指標。2024年11月中旬,融資利差(AXW利差)曾觸及十年高點後回落,隨後又回升,當時被解讀爲看漲信號。2024年12月18日,Fed鷹派立場轉變,引發融資利差急劇下滑,抵消了前六個月的全部漲幅。

Marshall指出,融資利差的暴跌顯示機構投資者正在持續減持,這是重大警告訊號。本週拋售加劇及融資槓桿多頭成本降低,進一步印證了這一點,與2021年12月的情況類似,或預示着美股即將面臨回調。

ZeroHedge報道指出,標普指數雖然不斷創下歷史新高,但0DTE期權交易異常活躍,股票回購激增,散戶投資者的追漲熱情卻未能改變機構的賣出行爲。Marshall強調,這一情況可能表明專業投資者對股票上漲的興趣已經減弱。

高盛交易員VincentLin在1月3日的報告中指出,對沖基金近五個交易日以七個多月最快速度淨賣出美國股票。數據顯示,全球股市出現了七個多月以來最大的淨賣出,賣空交易量遠超多頭賣出。儘管股票估值多年來一直處於歷史高位,這是多年來首次在這兩個定位指標中看到大量拋售。

超級大佬發聲

橡樹資本管理公司的聯合創始人兼聯席主席霍華德·馬克斯對於當下的市場亦發表了看法。他在給客戶的備忘錄中表達了對當前市場的擔憂。他曾成功預見到Internet Plus-related泡沫。

「投資回報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投資價格,這一點並不令人意外。因此,投資者顯然不應該對今天的市場估值無動於衷。」馬克斯寫道。

馬克斯的備忘錄將標準普爾500指數的當前市盈率定爲22倍。馬克斯使用摩根大通資產管理公司的數據解釋道,從歷史上看,較高的市盈率會導致長期回報率較低。數據顯示,今天的22倍市盈率接近區間上限,這一水平將意味着10年回報率在正2%到負2%之間。

馬克斯表示,市盈率的調整不僅可能在長期內表現不佳,還可能被壓縮到短時間內,導致突然的大幅拋售,就像本世紀初Internet Plus-related泡沫破滅時一樣。

除了估值問題,馬克斯還特別指出了「人們對人工智能這一新事物的熱情」。人工智能在過去兩年中成爲最大的投資主題,推動英偉達等主要受益者股價飆升。馬克斯表示,這種對人工智能的熱情可能還會延伸到其他高科技領域。與此同時,他說,最大的七家公司將大到不能倒的「隱含假設」也讓他感到擔憂。

截至2024年9月份,馬克斯的公司管理的資產總額爲2050億美元。這位78歲的投資者從1990年開始撰寫投資備忘錄,如今這些備忘錄已成爲華爾街的必讀文件。就連禾倫·巴菲特也表示,他經常閱讀這些備忘錄,並且總能從中學到一些東西。

美股的隱憂

Wind最新數據顯示,美股(OCT除外)的總市值已攀升至77.7萬億美元,相比之下,美國2023年的GDP總額僅爲27萬億美元,兩者之間的比值高達287%,這一數字令人咋舌。雖然不能簡單據此類比,或由此得出美股已經見頂,但這一比值的確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而且,喜歡使用這一指標的巴菲特當前亦保有充足的現金。

另一方面,從估值水平來看,TTM口徑下的納斯達克指數市盈率已經達到了46倍,道瓊斯達到了33倍,標普500達到了28倍。而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接近4.7%的水平,按其倒數來算,美股的合理估值水平應該是21.27倍左右。

然而,正如市場從不爲淚水所動,它同樣也不輕易相信美股會遭遇暴跌。有觀點認爲,除非出現重大的宏觀因素引發大規模拋售,否則這一輪拋售可能最終演變爲又一次大規模的對沖基金空頭擠壓,反而推動標普500指數再創新高。

中信証券展望2025年的美股科技股市場時指出,市場中既存在共識,也不乏分歧。溫和的經濟增長、寬鬆監管環境、有利產業週期等料將繼續支撐美股科技股上行,並伴隨更爲均衡的市場風格、高波動性、通脹尾部風險。

責任編輯:王若雲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