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从中报看中国建筑国际(03311):“长改短”&“科技赋能”双驱动,正在悄然发生的质变

從中報看中國建築國際(03311):“長改短”&“科技賦能”雙驅動,正在悄然發生的質變

智通財經網 ·  2021/08/23 05:07

8月17日,中國建築國際(03311)披露了截至今年6月底止中期業績,實現新籤合約為705.3億港元,同比增長40.4%;營業收入為363.71億港元,同比增長29.9%;毛利潤為60.13億港元,同比增長18.6%;實現股東淨利為35億港元,同比增長20.8%。整體來看,核心財務的高雙位數增長略好於市場的預期。

除此之外更令人欣喜的是,上半年中國建築國際經營性現金流淨流出9.7億港元,相比去年同期高達50.3億港元的淨流出,大幅收窄。

或受中期業績信息提振,8月18日中國建築國際股價錄得高達6.79%的漲幅,自2021年以來,該公司股價已經累計上漲近40%。

盈利規模和盈利質量的同步較大幅度改善,其背後是公司向“長改短”、“科技賦能”的轉型升級,是公司悄然發生的“質變”,而2021年中期經營業績,僅僅是公司轉型升級,帶動財務好轉的序幕而已。

0ec1-08cedebb02e7aec051e3c01610b0ab7f.jpg

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建築國際正在進行的轉型升級,為什麼能夠帶來財務數據的持續好轉?

先從公司今年中期的訂單變化説起。上半年中國建築國際新簽訂單同比增長40%至705.3億港元,其中內地、香港、澳門新簽訂單分別同比增長69%、28%、-1%,不難看出上半年中國內地業務仍然是該公司訂單收入增長的主要助推力。

內地訂單放量增長也在收入端有所體現:2021年上半年,該公司來自內地、香港、澳門及中國建築興業(指海外市場)的收入分別為208.0億港元、104.7億港元、29.3億港元、21.7億港元、分別同比增長48.3%、1.7%、50.3%、24.7%。

b966-679402667abf3313a12e4ef39bcf7865.jpg

內地訂單放量則主要緣於短週期業務快速增長,據悉其GTR等短週期投資項目今年上半年佔比達87%,較去年同期進一步提升。短週期投資項目對其經營現金流會產生什麼影響?

這裏有必要回顧下近年來公司在內地業務模式上的變化。

據悉,中國建築國際自2015年起順應行業趨勢大規模承接PPP項目,但2017年起由於內地PPP項目監管與融資收緊,PPP項目落地放緩,疊加項目週期長,導致資產週轉明顯放慢,進而帶動ROE持續下行。在此背景下,該公司於2019年大刀闊斧式向政府保障房定向回購等新類項目拓展,業務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

GTR,即Government Targeted Repurchase(政府定向回購模式)。相對公司以往PPP項目而言,政府定向回購項目的回款週期明顯要短。一般來説,PPP項目的回款週期在10年以上,而政府定向回購項目,一般在3-4年左右。中國建築國際在2019年業績推介材料中披露了某一GTR項目的回款模型,如下所示。從中可以看出,GTR項目在項目回款週期上具有明顯的優勢。

因此,對中國建築國際來説,GTR項目佔比的提升,是其現金流改善的重要法寶。

be93-ddeec4bc1c05990ebe7c4d222c3cbbd7.jpg

據財報數據顯示,受益內地業務轉型成功,中國建築國際投資業務持續向“週期更短、週轉更快”邁進,經營性現金流得到改善,上半年經營性現金淨流出9.71億港元,較去年同期50.3億港元有着顯著改善。與此同時,手中握的現金也更為充裕,期內在手現金為203.2億港元。

良好的現金流是分紅的重要保障。在上述現金流水平的助力下,該公司也保持較為穩健的派息比率——上半年,該公司每股盈利同比提升21%指69.4港仙,每股派息同比增長18%至20港仙,派息比率維持在30%附近。

GTR短週期項目對長週期項目的替代,改善了公司的現金流,隨着GTR項目逐步實施貢獻收入,有理由相信該公司OCF有望在未來1-2年實現轉正。推升ROE水平是GTR項目提升的另一重要體現,項目週轉加快是重要原因。

如果説GTR對中國建築國際的積極改變,是業務模式層面,那麼“科技賦能”對公司的改變,是“內核”層級,影響更為深遠。

2020年中國建築國際提出新戰略,即通過“技術+投資+承建” 新引擎,依靠科技驅動工程高質量發展。事實上,這一新戰略背後,是該公司對科技賦能促進集團發展的決心,據悉該公司在科技優勢已積累多年,目前除了裝配式技術外,還擁有大型污水處理廠設計施工與運營技術、城市隧道穿越及沉管隧道技術、國際標準大型醫院工程建造技術、基於BIM精準設計的異形玻璃幕牆建造技術等六大核心技術。

29c2-918354c8b681d5ed35e6820db9b69d50.jpg

這些技術優勢對獲得優質項目、提高盈利能力、節約資金成本、加快週轉等方面均有很重要的作用,根本原因在於,以六大核心技術為代表的“科技”,不斷強化中國建築國際的“內核”競爭力。有科技力量的加持,我們有理由相信,中國建築國際未來在數十萬億元的工程行業中,有望繼續維持高速穩健發展之勢。

據智通財經瞭解,中國建築國際主要從事基建投資與建築工程業務,且主要依託全資子公司海龍科技的裝配式建築技術來拓展集團主營業務,當前該公司逾50%的項目運用海龍MiC等技術。今年上半年,海龍科技MiC(模塊化集成建築)技術再獲突破——12天火速落成7層高永久建築,也進一步為該公司業績高速增長添下重要一筆。

52f4-11b59fd22c1a5f3be6dacd559432b2d2.jpg

得益於科技賦能,海龍科技上半年又實現了高質量增長:據相關數據顯示,2021上半年,海龍科技營業額同比增長50.6%至13.4億港元,外銷毛利率維持40%以上。與此同時,也憑藉“科技的力量”,為集團發展提供了新的強大動力,上半年海龍科技直接撬動集團超過百億的新籤合約額。

基於上可知,在該公司內地轉型高週轉成效顯現以及模塊化集成建築獲得新突破等多重因素助力之下,中國建築興業上半年交出了一份較為亮眼的“成績單”。而上述業績靚麗表現的背後,是公司在對傳統行業、傳統模式的不斷探索中砥礪前行,逐步深化轉型升級,是“長改短”對業務模式的優化,是“科技賦能”對“內核”競爭力的升級。

也正是這種悄然發生的“質變”,讓中國建築國際的“成長”更加持續、更加健康。也正是這種更加持續、更加健康的成長,公司未來估值中樞不斷抬升,有了堅實的基礎。

這一點,也可以從大行的研報窺出究竟。財報發佈後,瑞信、中金、中信等券商機構皆發出了看好建議。其中,瑞信發佈研究報告指,維持中國建築國際“跑贏大市”評級,將2021-23年每股盈利預測上調3%至4%,基於今年每股盈利預測約6倍,目標價由8.09港元上調至8.3港元。

對照中國建築國際目前不到6港元的股價來看,這也將意味着其股價還有近40%的上漲空間。

而中國建築國際業績股價能否收穫上述大幅的上漲空間?一切有待時間證明。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