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中迈步“勉强站稳”,何以向未来要增长?
来源|医药研究社
经历过高峰,也曾来到过退市边缘,如今“勉强站稳”,起起落落之间,燃石医学更加明白了“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意味着什么。
2020年6月,作为“全村的希望”“中国肿瘤NGS(高通量测序技术)一哥”,燃石医学正式在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彼时饱受关注,发行价为每股16.5美元,上市首日公司股价大涨近50%。
不过,经过时间洗礼,肿瘤基因检测行业的艰难一面显露,投资者也不得不戳破泡沫,这也给了燃石医学等企业一击。
据了解,自2021年5月以来,燃石医学股价不断下滑,而因股价长期低于每股1美元,公司在今年1月4日宣布收到纳斯达克通知。根据规则,燃石医学必须在6月26日之前扭转局面,否则退市。
对此,燃石医学表示将“采取一切合理措施”恢复合规性。最终,“合股”(即改变美国存托股份ADS代表普通股的比率,由1 ADS代表1股普通股变更为1 ADS代表10股普通股)拉了公司一把。
再来看燃石医学当前的股价表现,虽然仍没有回到刚上市时的水平,但起码让公司暂时没有退市危机了。截至美东时间11月21日收盘,燃石医学股价上涨15.95%,报5.38美元/股。11月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接近90%。
那么,当前燃石医学究竟身处何种境地?如何才能持续赢得投资市场信任?
01
亏损背后
“烧钱博未来”的逻辑
股价往往能够反映投资者对公司发展现状的满意程度。燃石医学股价低迷背后,是一份份不太尽如人意的“成绩单”,尤其表现在盈利能力上。
根据业绩报告,2020-2023年,燃石医学分别净亏损4.07亿元、7.97亿元、9.71亿元和6.54亿元,四年合计亏损近30亿元。来到2024年,燃石医学仍然没有从亏损泥潭中解脱,今年前两个季度公司分别亏损约1.22亿元、1.08亿元。
可以看出,燃石医学要打开新兴市场不是简单的事。
目前,燃石医学主要深耕肿瘤基因检测和癌症早期筛查领域。近年来,肿瘤疾病领域的精准医疗需求越发显著,市场也对相关赛道的增长潜力做出了乐观预测。
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显示,2016-2021年,我国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市场规模由18亿元增至72亿元,并预计该市场规模于2026年增至294亿元,2030年进一步增至725亿元,2026年至2030年的年复合增长率为25.4%。
市场渗透方面,预计2021-2030年,基于NGS的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在中国肿瘤分子诊断及检测的潜在市场总额渗透率由1.5%增至8.8%。
对比诸多成熟的赛道,肿瘤基因检测行业显然很新。而对于赛道入局者而言,这种“新”既意味着充足的发展空间,也预示着真正的“黄金时代”尚未到来,技术实力、市场认知、标准建设等方面均需相关企业以漫长周期来提升和完善。
可以说,自踏入新兴赛道开始,燃石医学等企业就需做好“烧钱博未来”的准备,至于盈利的事,可能并不是第一顺位。
仅就市场推广而言,数据显示,2020-2022年,燃石医学销售费用分别为1.69亿元、3.03亿元和3.7亿元,销售费用率分别为39.3%、59.65%和65.84%。“烧钱”的“副作用”我们也知道了,就是亏损。
再放大来看,国内主要的肿瘤基因检测公司中,除了燃石医学,泛生子、臻和科技、世和基因等公司也同样在寻求上岸的机会,“盈利难”已经成为行业共识。
比如,已从纳斯达克退市的泛生子在2018-2022年分别实现归母净亏损4.65亿元、6.76亿元、30.69亿元、4.96亿元和8.08亿元。
但与此同时,面对新赛道新风口,资本的耐心和信心在一点点消磨,回归理性、谨慎砸钱日趋必要。对于投资者而言,“燃石医学们”必须加速游了,至少要有些破局迹象。
02
聚焦+克制+出海
燃石医学打出“组合拳”?
如何突破增长困境?燃石医学还在找寻最佳答案。不过,从该公司透露的一些动向来看,其似乎有了一些头绪。
我们先来看燃石医学最新的业绩表现: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55亿元,同比下滑7.3%,环比上升7.9%;毛利润达到9540万元,同比下滑12.8%,环比增长2.6%;净亏损达到1.08亿元,同比收窄17.7%,环比收窄11.1%。
燃石医学预计在2024年实现全年盈亏平衡,显然在向市场释放一些向好信号。
但又该怎么做呢?目前来看,燃石医学向未来要增长,或离不开以下几点。
一是“聚焦”。据悉,燃石医学主要采取“院内+院外”双轮驱动的发展模式。其中,院内业务是指公司与医院合作建立院内实验室,以便合作医院可以使用公司试剂盒,自行进行肿瘤相关的基因检测;院外业务则是指公司的中心实验室对来自各地医院肿瘤患者的组织和液体活检样本进行检测并发布报告。
目前,燃石医学正在持续推动销售重心从中心实验室向院内转移。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燃石医学院内检测收入为5990万元,而中心实验室检测收入为4880万元。据公司透露,院内检测收入已连续两季度超过中心实验室收入,成为公司的增长核心。
这样的发展战略有其合理之处。
从业务内容来看,院外业务的发展必然需要公司持续投入销售资源,推进市场扩张,但能否带来稳定的增长难以预测,毕竟受检患者人数、订购医生人数、订购医院数量等核心指标始终在变动,公司的投入效果始终受到目标客户支付意愿较大影响。
而院内业务方面,燃石医学的构想是“一旦院内实验室、设备和系统到位,我们就会定期向他们出售我们的试剂盒,从而创造高进入壁垒和高客户忠诚度”。换言之,其希望借助稳固的客户合作,实现稳定的增长。
这样的业务调整也已经产生一些成效。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公司院内检测收入同比增长11.2%,环比增长4.3%。不过,院内业务能否持续成为公司强劲的增长引擎,还需要时间验证。
二是“克制”。具体而言,在尚未真正跑通增长路径时,燃石医学还是选择了“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财报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燃石医学的运营费用为2.067亿元,同比下降12.5%;运营成本为4010万元,同比下降12.5%;销售和市场费用为4890万元,同比下降31.0%。而这也是亏损显著收窄的关键原因。
三是“出海”。近期,燃石医学与华大智造达成战略合作关系备受关注。据了解,双方将充分实现平台与技术优势互补,更加深入地基于华大智造DNBSEQ核心测序技术拓展肿瘤产品注册及院端业务,共同推动肿瘤精准医疗的临床应用进步及全球化业务进展。
出发点无疑是海外市场前景更加广阔。根据The Insight Partners的市场研究,2022-2030年,全球基因检测服务市场预计将从38.6亿美元达到12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8%。这种情况下,燃石医学也需要搭乘“顺风车”加速驶向海外,才能不错失增长机会。
03
结语
综合来看,燃石医学并没有走到“无计可施”的境地,无论是调整业务结构、控制成本支出,还是深化全球化战略等,都是其正在尝试的破局路径。
虽然这些动作的成效还未完全显露,但当前公司股价上涨的趋势也一定程度反映了投资者的态度,即对于有增长潜力的产业、有破局意识的企业,仍然愿意给予一定认可和支持。
于燃石医学而言,前进道路漫长且曲折,但还好有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