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明星股的財務報告閱讀方法
英偉達的業績讀法:影響股價嗎?!需要關注的五個積分
英偉達計劃在2月26日美國股市交易結束後發佈2025財年第四季度業績。此次業績備受關注,其中一個原因是「DeepSeek衝擊」。1月中旬,中國的AI初創公司DeepSeek發佈了與ChatGPT相媲美的大規模語言(LLM)AI模型的開源版本,這導致英偉達的股價一度下跌約20%。
那麼,英偉達這次業績中應該關注什麼呢?除了傳統的關注點,還會在文末解讀DeepSeek帶來的變化和挑戰,敬請讀到最後。
1. 實績與指引(公司預測)・分析師預測的比較
在AI技術不斷實用化的過程中,GPU(用於AI開發和數據分析的半導體芯片)的需求急劇增加,各大科技公司加速了對AI的前期投資。因此,在過去兩年中半導體行業獲得了巨大的活力。
特別是在AI、深度學習、3D渲染等領域,英偉達獨特的CUDA技術(擅長並行計算)已經成爲事實上的標準,該公司得以受到大量AI投資資金的恩惠。
到2024年,英偉達的股價上漲了約170%,市盈率(價格收益率)也超過了100倍。如此劇烈的上漲表明,未來業績的預期可能已經反映在股價中。
因此,實際業績與分析師預測的符合程度將是影響股價的關鍵點。這些信息可以通過應用程序輕鬆查看。
如果實際業績大幅超出預測,可能會促使短期內股價上漲。另一方面,如果業績未能達到預測,可能會對股價造成下跌壓力。

如果英偉達的業績未能達到市場預期,可能會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這是因爲投資者已經提前預期了較高的表現,因此平平常常的結果可能不足以拉升股價。
此外,實際業績以及管理團隊對下期的指導(公司財務預測)也是重要的關鍵點。高於預期的指導有可能推動股價上漲,而相反,低於預期的指導可能導致股價下跌。
在2025會計年度第三季度的業績中,業績大幅超出預期,營業收入爲351億美元,遠超預期的331.34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爲0.81美元,超出預期的0.76美元。然而,指導結果低於市場預期的中位數。
在2025會計年度第二季度的業績中,營業收入爲300.40億美元,超出預期的233.57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爲0.68美元,超出預期的0.65美元。同時,第三季度的指導(公司財務預測)爲325億美元,未能達到市場看好的379億美元,市場對指導的印象略顯不足,因此在此業績發佈後,盤後股價下跌了6.9%。在2025會計年度第一季度,營業收入和調整後每股收益大幅超過了之前的指導和市場預期。第二季度的指導也超出了市場的預期。此外,拆股並股的宣佈導致在此業績發佈後,盤後股價加速拉升6.1%。
在財報中,重要的是關注實際業績和公司的財務預測如何與分析師的市場預測相比,以判斷是否能夠展示超出市場預期的結果。
2. 數據中心部門的營業收入
英偉達的數據中心部門作爲公司主要的增長引擎,其總營業收入的比例從2021會計年度的37%在2025會計年度第三季度達到了驚人的87.8%。

自2023會計年度第四季度以來,數據中心部門的營業收入擺脫了過去的下降趨勢,實現了同比和環比的增長。此外,接下來五個季度中,基於用戶的喜好和歷史行爲數據提議最佳商品、服務和信息的推薦引擎以及利用大規模語言模型的生成AI應用的需求,也推動了數據中心部門的營業收入逐季持續增長。
2025會計年度第2季度的數據中心部門營業收入爲263億美元,但在第3季度增加到308億美元。數據中心部門的增長成爲英偉達整體營業收入的重要驅動力。
儘管最近幾個季度數據中心部門的增長顯著,但未來能否繼續保持同樣的增長速度可能會很困難。隨着收入規模的擴大,增長率預計將逐漸放緩。
實際上,數據中心部門的收入增長率(同比)已經顯現出減速的跡象。未來關注的重點是,減速後是否能維持相對較高的增長率。關鍵在於該公司最新的AI芯片「Blackwell」的需求和出貨量。
3.庫存狀況
在庫狀況在半導體產業中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之一,通常情況下,需求下降會導致庫存水平上升,增加銷售壓力可能對股價產生負面影響。另一方面,需求增加會導致庫存水平下降,促進銷售,對股價產生正面影響。
在衡量庫存變化的指標中,將庫存額除以營業收入得到的「庫存對銷售比率」是一個常見的方法。這個指標越高,表示庫存水準相對較高,對銷售的壓力也較大。
例如,自2022會計年度第四季度以來,英偉達的庫存對銷售比率一直持續上升。這種變化與同一時期股價趨勢反轉的時機相吻合。

然而,英偉達在2024會計年度第1季度到2025會計年度第1季度期間實現了業績增長,並在此期間大幅減少了庫存水平。結果,在2023會計年度第4季度的庫存對銷售比率從85.3%降低到2025會計年度第3季度的歷史最低點21.8%。
這種庫存比率下降被認為對英偉達是一個積極的跡象。在未來的財報中,我們將繼續密切關注這個比率的變化。
4.收益性
在目前的景氣循環上升階段,英偉達的盈利能力提升受到了市場的關注。英偉達的毛利潤率在逐漸走出景氣週期的低谷中,過去幾個季度逐步改善,2025財年第一季度達到了歷史最高的78.35%。然而,在2025財年第二季度降到了75.15%。這一下降被認爲是由於新型芯片「Blackwell」在量產初期階段的材料投入和小規模試運行導致成本增加。

凈利率在過去幾個季度迅速上升,截至2025財政年度第1季度已達57.14%。然而,第2季度由於毛利率下降,凈利率也下降至約55.26%。2025財政年度第3季度的毛利率為74.56%,凈利率為55.04%,兩者均呈下降趨勢。
未來值得關注的點在於,隨着Blackwell芯片的正式大規模生產,毛利潤率和淨利率是否會經過短期的下降後,在相對較高的水平上保持穩定。
5.關於DeepSeek的衝擊和關稅政策的公司指引
2025年1月中旬,中國的AI企業Deep Seek發佈了低成本生成AI模型,導致英偉達股票在一天內急速下跌17%,AI相關股票整體大幅下跌。這一事件對AI行業造成了巨大沖擊,被稱爲「DeepSeek衝擊」。特別引人注目的是,該AI模型的性能與OpenAI相當,但開發成本僅約爲傳統開發成本的十分之一。這意味着,開發成本的顯著下降引發了對於「此前在AI模型開發中被廣泛使用的英偉達產品今後將不再被需要」的猜測。
傑文斯悖論
這是19世紀英國經濟學家威廉·斯坦利·傑文斯(William Stanley Jevons)提出的經濟學逆論。傑文斯主張:"雖然技術革新提高了資源利用效率,但最終資源的消耗量會增加。"
基於這一理論,DeepSeek的出現可能會大幅降低AI開發的門檻,從而增加AI市場的新進者。而且,隨着AI產品的普及,人人都能使用AI的時代加速到來,龐大的計算支持數據中心的總需求也可能會增加。因此,需求上漲的場景也可能發生在英偉達產品中。
特朗普政府、互徵關稅政策帶來的影響
英偉達的供應鏈不僅包括美國,還有臺灣、韓國、中國、馬來西亞、越南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因此,如果特朗普政府啓動互徵關稅政策,將對英偉達的生產成本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利潤率。
在當前半導體需求不明朗的情況下,如果英偉達無法將成本轉嫁到價格上,可能會產生相應的影響。
在DeepSeek衝擊和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仍然存在的情況下,此次業績中能否提供有說服力的指引,尤其是非常重要的積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