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AI收入三位数暴增!阿里云在背后做了什么?

AI收入三位數暴增!阿里雲在背後做了什麼?

華爾街見聞 ·  05/16 11:18

阿里透露24Q1智能雲AI收入同比三位數強勁增長,預計雲業務下半年恢復雙位數增長。

本文作者:張逸凡

來源:硬AI

AI收入同比三位數強勁增長?!

5月14日業績會上,阿里透露24Q1阿里的AI相關產品實現了收入同比三位數強勁增長

集團CEO吳泳銘表示,AI業務的增長主要來自於兩方面:

• 基礎模型公司、互聯網公司的模型訓練及推理服務需求;

• 金融、汽車等行業垂直應用需求增長推動;

對於未來的預期,管理層認爲在公司對AI的大力佈局下,阿里雲的商業化收入將在下半財年恢復雙位數增長。

同時從業績現金流變動來看,阿里雲仍然是1季度公司重點的資本投入方向。

爲何阿里雲AI業務能夠實現如此強勁的增長,阿里雲的AI戰略將會如何進行?本文試圖透過公司過去半年的業務變化探知一二。

一、阿里的AI佈局

去年9月,吳泳銘出任阿里巴巴集團新一任CEO後,提出了“用戶爲先、AI驅動”兩大戰略重心。在11月電話會上,吳泳銘又正式明確爲三個方向:技術驅動的互聯網平台業務,AI驅動的科技業務,全球化的商業網絡。

對於阿里雲來說,在經過2個月的斷舍離後,吳泳銘確定未來五年阿里雲將實施AI驅動、公共雲優先的策略。

爲此,公司隨後在AI領域佈局更加全面,戰略也更清晰。一切配合公共雲服務增長。無論是原先的開源模型基座、通義系列AI應用、模型社區,還是進一步拓展對外投資,擴大阿里的“AI生態朋友圈”,都在爲阿里雲的核心——公共雲服務引流。

硬AI統計目前阿里雲主要AI產品生態:

二、AI雲服務

毫無疑問,阿里的公共雲已經成爲雲板塊的核心,所有的業務都在圍繞這一議題而佈局。專注於在技術和規模上建立競爭優勢,並降低了全球公共雲產品的價格,已成爲阿里雲的優勢。

進一步拆分,AI雲服務的優勢體現在算力、通信、模型庫等要素。

1)算力/網絡

作爲雲服務龍頭,阿里雲擁有算力和網絡資源的先天優勢。依託自身的雲平台,阿里搭建了充足的AI基礎設施(包含算力和通信設施),並推出雲開發平台ModelScope,使得開發者可以輕鬆地在雲端開發和部署各種AI模型。

今年四月初,阿里董事會主席蔡崇信接受採訪時指出,當前算力儲備足以支撐18個月的大語言模型訓練需求。另外,在“推理”階段,公司也有相應的部署,來支撐模型的運營。

這一點從公司本季度現金流消耗上得到了印證。

2)通信網絡

阿里推出的HPN7.0網絡架構,是目前以太網AI集群的最高水準。使用了以太網RDMA低延時技術,支持高達10萬卡量級的集群可擴展規模。做到了響應快、低延時。

5月14日消息,阿里雲AI高性能網絡架構HPN 7.0成果論文被SIGCOMM2024收錄,成爲SIGCOMM歷史上首篇關於AI智算集群網絡架構的論文。SIGCOMM是全球最權威的計算機通信網絡頂會,此前谷歌Jupiter網絡入選SIGCOMM後發展成爲經典架構,有專家指出,阿里雲HPN7.0有望成爲下一代AI高性能網絡架構的新範式。

近期,阿里雲發佈的通義千問2.5版本大模型正是基於HPN 7.0所構建的高性能網絡集群實現的。

3)AI雲開發平台

阿里推出雲開發平台ModelScope,爲開發者提供廣泛的模型庫,使得開發者可以輕鬆地在雲端開發和部署各種AI模型。

三、模型基座

在爲大模型客戶提供雲計算服務的同時,阿里雲也在開發自己的開源大模型,但這並不是爲了搶佔客戶市場,而是通過阿里雲的技術開源,幫助行業技術更快增長。

截至目前,阿里的通義大模型已經迭代到了2.5版本。近日,權威機構發佈的最新測評結果顯示,阿里雲推出的通義千問2.5在中文性能的表現已追平GPT-4 Turbo。

通義模型的發佈,一方面是爲了建立公司的AI生態(採用了開源形式),幫助行業更快發展,做大市場,提升對AI雲算力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爲了推動AI應用的發展,基於該大模型,開發者可以快速構建適用於不同場景的AI應用,例如智能客服、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增加集團內部和C端用戶增長,從而提升雲算力服務需求。

這兩者的快速發展,都可以快速驅動阿里雲業務的增長。

四、模型應用

考慮到公司AI驅動戰略,需要適用於各個不同場景/業務的模型來支持。

在大模型基礎上,基於多模態,阿里雲推出了一系列垂直行業應用。

根據官網顯示,目前通義系列已推出對話AI應用通義千問、語音轉文字AI應用通義聽悟、圖像生成AI應用通義萬相等。

此外還有針對不同業務場景特殊需求的垂直應用,包括通義法睿(法律)、通義靈碼(編程)、通義曉蜜(客服)等。

更多業務迎來AI驅動,也意味着創造更多雲計算的增量需求。

去年的業績會上,阿里曾透露通過AI功能,公司的搜索和廣告業務有巨大的提升空間。但公司也提到,該功能目前還在研究測試的早期階段。但他們相信隨着深入的研究和投入,該功能會對淘天未來的搜索和廣告產生一個非常積極的幫助。

此外,對於希望個性化定製AI應用的客戶,阿里推出了百鍊大模型平台。開發者可通過「拖拉拽」5 分鐘開發一款大模型應用,幾小時「煉」出一個專屬模型。

五、對外投資,建立阿里AI生態

在吳泳銘提出公共雲優先的策略後,阿里對AI大模型的投資腳步明顯加快,目前國內大模型五小龍,無一例外獲得了阿里的投資。。

從2023年9月投資智譜AI,到今年3月,阿里完成MiniMax的新一輪投資。

至此,阿里巴巴完成了對中國五家頭部大模型獨角獸(月之暗面、MiniMax、智譜、百川,零一萬物)的投資,這些頭部大模型廠商在B端和C端市場影響力逐步增大,也爲阿里AI雲服務提供巨大的增量,成爲AI業務三位數增長的重要來源。

從公司AI驅動、公共雲優先的策略的戰略角度來看,這種投資在當下顯得極爲重要。

大模型廠商需要依靠穩定且高性價比的AI基礎設施來訓練和推理模型,阿里作爲國內領先的AI雲服務商,能夠高質量的提供這種服務。

這一點在本季度業績中也得到了印證,由於在技術和規模上建立競爭優勢,阿里本季度降低了全球公共雲產品的價格。而這更好的推動了AI行業的發展。

同時,阿里通過投資和服務搶佔先機,使大模型公司將業務部署在阿里雲上,隨着後期大模型用戶快速增長,AI雲計算需求亦隨之增長,從而推動阿里雲核心業務增長。

阿里對AI大模型公司的投資,變成AI大模型公司的資本開支,再回流阿里雲,形成業務閉環。

這種投資方式在海外巨頭上也有相似案例,亞馬遜投資Anthropic也是基於類似邏輯。進一步的,用雲算力作爲資本入股大模型廠商,也成爲進一步加強雲計算廠商跟大模型廠商業務的聯繫方式,同時也減輕雙方的現金流壓力。

六、阿里雲的未來呢?

目前來看,阿里雲“AI驅動、公共雲優先的策略”已經開始見效,阿里雲選擇了一條聚焦的路。但未來的增長,最重要的還是靠生成式AI行業的大發展,而這一點的確定性正在不斷增強。

就如同阿里在業績中預計的那樣:“阿里雲下半年能重返雙位數增長。”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