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一个非常难得的上车机会

一個非常難得的上車機會

格隆匯 ·  08/09 09:43

7月中旬來,因爲日元套息資金大撤退引發全球股市巨震,美股納指從高點回撤一度達%,日股回撤超20%。其中,美股各大頭部科技巨頭的高位回撤也超過了20%,即使AI之王的英偉達也從140美元一度跌回90美元,回撤了35%。

如此短時間的大回撤,實屬罕見。這一波,背後是兩大直接「罪魁禍首」形成的超級雙殺。一是以幾大美科技巨頭的美股市場本身近幾年瘋狂飆升,泡沫化已經明顯,然後近期美國部分宏觀經濟數據出現頹勢,同時期間又是美股業績集中披露期,尤其微軟、谷歌、亞馬遜、特斯拉等科技巨頭都有部分業績指標不及市場預期,而好死不死的是,巴菲特也在二季度拋售了大量蘋果公司股票,更加劇了市場對美股回撤的擔憂。事實上,每次美股業績期如果出現幾個巨頭業績不理想,美股都免不了一陣大波動。另一個「罪魁禍首」,甚至是直接引發這輪大跌的是「日元套息」遊戲的大退潮。有報道認爲,這種套戥交易的規模至少有數萬億美元。雖然月初幾天的踩踏拋售已經平掉了大部分日元套戥交易資金,但還有不少機構認爲還可能有數千億套息資金沒有平掉,這些資金會在後面隨着「日元升值、美元貶值」導致利差收縮而逐漸平掉。

接下來,美股可能還會繼續波動調整,尤其是在之後日本央行正式加息,和聯儲局宣佈減息(尤其是如果減息幅度超預期)的時刻,還可能有巨大波動。這是值得注意的。

但就是如此,我覺得或許這才是一個非常難得的上車機會。因爲,

首先,儘管美國近期一些核心指標暗示「衰退」跡象,但實際上美國經濟現狀還是牛逼的一筆,根本不用擔心美國經濟衰退引發股市崩盤。如果不是持續已久的高息環境和歐洲、中東及俄烏等國際形勢影響不少美國上市企業的業務和利潤(尤其美股的頭部科技巨頭,基本都是國際型的),美股漲勢大概率還會更強勢。

其次,這一輪波動直接是國際資金面的客觀收縮導致,並不是美頭部科技巨頭們的業務衰退引發(當然業績增速不及預期會導致股價後續增長乏力),但對於像AI這種極高確定性的賽道,出現大跌真的就是難得的上車機會。尤其是AI產業鏈的核心資產尤其是英偉達和它的配套商。

上面提到的微軟、谷歌、亞馬遜、特斯拉等科技巨頭部分財務指標不及預期,但它們對於AI的資本開支是巨大的,它們大部分單季度資本開支在百億美金以上,環比增速10%-28%,加起來都至少有1000億美元了。

這些開展很大部分是用來買英偉達AI芯片和搞大模型,而且AI革命才處於剛開始階段,以後隨着AI商業化落地並得到回報,它們的巨額開支還會越來越大,而這些就是英偉達產業鏈的收入和利潤,規模是非常可觀的,未來幾年盈利高雙位數增長都不是問題。

英偉達之所以跌這麼多,除了日元套息資金從極端的擁擠交易到突然退潮引發踩踏,還有近期關於Blackwell芯片因爲設計問題出現延期,同時還受到美國司法部審查等負面影響。但實際上,這些影響帶來的衝擊都是很小,和短期的。華爾街分析過,Blackwell芯片目前所發現的問題實際上對業績影響效果微乎其微。因爲Blackwell芯片第三季度本身就是小批量排產,第四季度才會上量,大批量交付最快也要到2025年的第一季度。在此之前,重新調整設計的時間完全充裕,頂多在後面量產時排緊一點就行了。關鍵是,即使有影響,巨頭們的訂單隻會延遲,不會取消。英偉達們的業績也因此不會受影響,所以股價大跌,只會讓它們跌出更好的投資性價比。最近幾天,很多機構更新對英偉達的投資評級,目標價依然多數上看到140以上,距離目前的100元,大概有40%的上漲空間,即使是以未來12個月看目標價,回報足夠可以了,畢竟確定性擺在這裏。

所以,如果你能直接買美股,那就建議密切關注這一波大跌行情,等待更好的上車機會,尤其是英偉達產業鏈的,大量場外資金是隨時盯着準備隨時潑回去的。8月28日英偉達披露最新一期業績,從目前各大巨頭慷慨的資本開支來看,預期英偉達的業績增速會維持強勁甚至超預期,而且確定性很高,資金很可能也會提前埋伏,進而對美股形成支撐(當然,如果業績不及預期,也可能會拉崩一波,但概率極小)。如果你不能直接買美股,那去佈局美股相關的ETF,可以選的品種也不少(如納指科技ETF/納指100ETF/美國50ETF等)。

別看現在的美股的ETF溢價率是最高的,但實際上根本原因就是股民們看好它們的未來預期,願意給出更高的溢價是再正常不過的。畢竟確定性、稀缺性、可T+0等屬性本就值得高溢價,只要股民覺得未來還能漲,現在溢價再高都不是個事兒。再說了,現在大A由於各種內外複雜宏觀因素壓制,短期難看到明確景氣信號,投資的勝率是相對上面這些確實是小很多的。一邊是高成長且高確定性的easy模式,一邊是投資勝率過小的hard模式,誰會跟賺錢過不去呢?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