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Yangz,Techub News
ETH 近期羸弱的表現引發了市場上很多關於以太幣的 FUD,不少投資者提出疑問「以太幣到底還行不行?」爲此,以太幣基金會(EF)研究團隊於昨日晚間在 Reddit 上舉行了 AMA 活動,主題包括之前吵得沸沸揚揚的 L1 與 L2 之爭、ETH 的價值積累、以太幣基金會的運作狀況以及關於 Blob、 Rollup 等技術性話題。Techub News 對 AMA 進行了篩選整理,供大家參考。
關於 L1 與 L2
Q:隨着 L2 解決方案的成熟,是否仍有進一步擴展 L1 的計劃?如果有,正在考慮的方法有哪些?
Justin Drake:長期可持續的計劃是利用 SNARKs 來擴展 L1 EVM 執行,基本上是無限制的。
通過實時 L1 EVM SNARKing,測試者可以驗證低成本的 SNARK,而不是重新執行 EVM 交易。這樣,我們就能在不增加驗證者負擔的情況下,將 Gas 限制提高几個數量級。所有繁重的 EVM 執行工作都將在共識之外進行,由searchers、builders、explorers 等實體運營的專業節點完成。用戶和共識參與者可以輕鬆地在手機甚至手錶上運行節點。
除了大幅增加 L1 EVM Gas 限制帶來的縱向擴展優勢外,還有機會利用 EVM 中的 EVM 預編譯來實現任意的橫向擴展,從而在 EVM 中以低成本驗證 EVM 執行。這種預編譯將允許開發人員以編程方式啓動新的 L1 EVM 實例,解鎖超強版的執行分片,其中分片的數量是無限制的(而不是上限爲 64 或 1024 個分片),單個分片是可編程的 Rollup,被稱爲「原生 Rollup」。
Vitalik:目前正在被積極考慮的 L1 擴展策略包括:
實施可降低全節點負載的提案(如 EIP-4444、Verkle 樹或基於哈希的二叉樹,以及最終的 ZK-SNARKing EVM),一旦這些改進到位(或即將到位),Gas 限制就能提升。短期內最現實的方案是 EIP-4444,因爲它不需要改變共識,只需要在客戶端代碼方面做一些工作,而這些工作與 L1 上正在進行的其他工作相對正交。
進一步改進客戶端執行,一旦完成,Gas 限制會進一步提升。這裏,需要改進的關鍵是 (i) 執行,包括虛擬機和預編譯;(ii) 狀態讀/寫;(iii) 數據帶寬。這三個方面都存在已知的低效問題,可以進一步加以解決。
爲 EVM 添加功能,以加速特定形式的計算。我最喜歡的功能之一是將 EVM-MAX 和 SIMD 結合在一起,這將爲 EVM 提供類似於 numpy 的擴展,使其在進行大量加密處理時速度更快。這將使依賴於密碼學的應用的成本更低,對隱私協議大有裨益,同時還能使 L2 更頻繁地提交到鏈上,減少存入/取出時間。
Dankrad Feist:擴大 L1 的執行規模是目標之一,與建立 Rollup 是並行的。兩者並不衝突。
數據可用性幾乎可以無限擴展--最終的限制在於人們對以太幣的興趣(即有多少人在認真運行全節點,有多少人願意記錄所有數據)。
執行總是會受到一些限制,最終限制是單線程限制;目前,狀態訪問是擴展 L1 執行的直接限制。
有了 zkEVM 和並行化,我依舊認爲我們將看到 L1 執行能力擴展到目前的 10-1000 倍。Rollup 將爲達到「世界級規模」提供幫助。好消息是,所有這些工作都在由許多團隊以更加去中心化的方式並行開展,這要歸功於以 Rollup 爲中心的路線圖。
Q:Max resnicks 指責稱,L2 與 L1 之間的寄生關係越來越密切,對此以太幣基金會怎麼看?爲什麼 L2 沒有更快地去中心化?
Justin Drake:我認爲他的觀點是錯誤的。我曾私下和他討論過這個問題。他多次強調的核心前提是,L2 不願意去中心化,因爲他們會損失排序器費用。他還在推特上分享了這一觀點。在播客和推特上,他特別提到了通過 Base 賺取 2 億美元年收入的 Coinbase。與直覺相反的是,L2 被激勵將排序去中心化,以實現費用最大化--這與 Max 的說法恰恰相反。
「排序器費用」一詞是欠妥的,具有誤導性。Base 的收入 100% 來自執行擁堵費(execution congestion fees)。Base 費用由 EIP-1559 中的 Gas 機制決定,該機制模仿 L1(參見此處的文檔)。最大的區別在於,Base 的費用被髮送到 Coinbase 錢包,而不是像 L1 那樣被銷燬。
Coinbase 賺這麼多錢,是因爲 Base 上的 Gas 需求大於 Gas 目標值。這是一個虛擬機吞吐量問題,擁堵費基本上與排序無關。如果 Base 使用去中心化排序器,那麼 Coinbase 仍然可以賺取這一費用。例如,如果 Base 使用 L1 驗證器進行排序,併成爲「based rollup」,那麼 Coinbase 仍將收取執行擁堵費。擁堵費來自 Base 虛擬機 Gas 目標。排序器只是告知用戶 L2 擁堵費,扮演的只是表面角色。價值創造源於基礎虛擬機 Gas 目標和區塊空間供需錯配。(補充:Base 的交易排序是優先收費拍賣,先到先得,這意味着 CEX-DEX 套戥 MEV 將作爲排序器費用計入 Coinbase。更好的 DEX 設計不會將 MEV 給到排序器,而是回饋給 LP。)
在我看來,「排序器費用」一詞唯一有效的用法是在 MEV 中。在 MEV 中,價值捕獲具體來源於排序,即前置運行和後置運行交易的戰略定位。Base 的排序是先到先得,用戶通過私有 mempool 將交易端到端加密後發送給 Base 排序器。Coinbase沒有捕獲 MEV,也不存在排序器費用!我也不知道現在有哪個 L2 捕獲了MEV。Base 捕獲 MEV 將以犧牲其用戶爲代價,例如,Swapper 會將被夾在中間,或者 DEX LP 將更多地受到不利流量的影響,最終導致 swapper 的價格下跌。L2 自然不希望降低用戶的執行質量,因此 L2 不會提取 MEV。
此外,事實證明,排序器費用除了不利於 L2 內的執行質量外,還不利於跨 L2 的可組合性。事實上,要提取 MEV,需要某種專有排序基礎設施,而共享排序器被排除在兩個專有排序器之外。沒有共享排序器,就失去了被稱爲「同步可組合性」的黃金標準。請參閱「同步爲什麼有價值?」。可組合性的削弱減少了跨 L2 交易的機會(例如,來自 1inch 這類 DEX 聚合器的交易),最終會降低擁堵費用。爲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費用,L2 應該最大限度地提高擁塞費用,這意味着最大限度地提高可組合性。
爲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可組合性,我們需要共享排序。作爲一個社區,我們如何在整個以太幣的典型共享排序器上進行協調?兩個相互競爭的 L2(例如 Arbitrum 和 Base)只能同意選擇一個可信中立的共享排序器。在我看來,只有去中心化和無需許可的排序器才能實現足夠可信中立性。你們中的一些人可能知道,我有一個更有力的論點:在我看來,唯一可信的全以太幣排序器就是以太幣本身,它不會引入新的品牌、新的代幣或新的安全假設。
至於爲什麼 L2 沒有更快地去中心化?其實,排序器去中心化很難,需要時間。L2 目前使用中心化的排序器主要有三個原因:
安全:即使主網上存在欺詐證明或 SNARK 漏洞,中心化排序器也能防止攻擊者擅自利用這些漏洞。將排序器去中心化意味着要有多重驗證、形式化驗證或其他一些安全機制(如 TEE)。
MEV:中心化排序器提供了一個快速加密的 Mempool,以防止 MEV 提取。將排序器去中心化意味着要有其他複雜的加密 Mempool,如 SUAVE 或其他一些合適的 MEV 通道。
預配置:中心化排序器可提供快速的用戶體驗。將排序器去中心化意味着要達成低延遲共識,或使用正在積極研發中的加密經濟預確認。
關於 ETH 的價值積累
Q:2024 年 ETH 的價值積累邏輯是什麼?
Dankrad Feist:以太幣正在建立一個金融平台,它將是迄今爲止最中立的平台,允許發行交易金融資產,也允許在其基礎上創造新的金融產品,如衍生品。
這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活動。我認爲,ETH 要從中獲取價值積累依靠的是某種費用機制。在升級路線圖中,我認爲以太幣 L1 將是所有這些子域之間的交叉點,許多有價值的活動將繼續在其上進行,而這也將產生可觀的費用。(要實現這一點,就必須對 L1 進行適當的擴容)
如果這不是最好的價值積累機制,那麼還有一些有趣的替代方案,但我個人對這些方案持懷疑態度。不過,它們並不是不可能的。比如,將數據可用性費用作爲生態中的主要資產交易媒介,最後用作抵押品(風險最大)以實現價值累積。
Justin Drake:ETH 就是 Money :)
Anders Elowsson:當以太幣促進了可持續的經濟活動時,ETH 就會產生價值。
所謂「可持續」,我指的是能爲參與的經濟主體帶來效用的活動,確保這些活動能長期持續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原生 ETH 就會產生價值,因爲 ETH 是以太幣系統中去信任的資產,因此適合作爲貨幣持有和使用。此外,在以太幣上結算/由以太幣擔保的經濟活動的付款是以 ETH 爲單位並被銷燬的,從而有效地將價值分配給所有 ETH 持有者。
Q:以太幣基金會是否認爲 ETH 的持續增值很重要?爲什麼?
Dankrad Feist:以太幣基金會對此不發表意見,但作爲研究人員,我們都有自己的觀點。就我個人而言,最好的辦法是專注於在以太幣上建立一個可以創造價值的生態,我認爲價值捕獲最終會自然而然地產生。這並不意味着我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但是在價值創造部分還沒有完成的時候就關注價值捕獲是一個很大的錯誤。
Justin Drake:我個人認爲,ETH 的價值積累對於以太幣的成功至關重要。我認爲,如果以太幣沒有實際成爲互聯網的可編程貨幣,ETH 就不可能成爲價值互聯網的結算層。貨幣溢價只會累積到一種特殊資產的規模(想想數十萬億美元)。這種貨幣溢價需要爲數萬億美元的去中心化穩定幣(「經濟帶寬」)提供擔保,也要提供不容置疑的安全性,甚至不受民族國家的影響(「經濟安全」),此外還要吸引所有主要經濟參與者的注意力(「經濟顯著性」)
Anders Elowsson:我認爲,相當多的研究人員認爲 ETH 的價值積累很重要。一個顯而易見的原因是,以太幣是由 staked ETH 來保障的,因此 ETH 的價值積累可以確保以太幣的經濟安全。其次,理想情況下,貨幣應該長期保持其價值,而 ETH 是以太幣最好的貨幣。在去中心化經濟中,擁有可靠、去信任的貨幣是很有價值的,因此,ETH 的價值積累將使以太幣成爲一個更好的平台。此外,未來對以太幣生態的投資有很大一部分可能是以 ETH 持有的。這也包括以太幣基金會(並不特別大)的金庫。最後,ETH 的價值累積與以太幣的成功密切相關。
Q:如果最終的結果是以太幣 L1 上形成多樣化的 Rollup 生態,L2 上有大量 dapp ,且交易費用低於 1 美分,但 ETH 的價值積累幾乎很少或是沒有,那麼 EF 會認爲這是以太幣路線圖的成功實施嗎?
Dankrad Feist:在我創建一家初創公司時,我當然是想賺錢的,但如果它對我的客戶有用,而我最終空手而歸,我仍然會認爲它是成功的。
將這一點轉換到以太幣上,我確實認爲,如果我們有一個多樣化的生態,爲世界提供有趣的應用,我會認爲這是一種成功,但如果這個生態也能讓 ETH 變得更有價值,那就更完美了。
我知道很多人認爲,以 Rollup 爲中心的路線圖會從以太幣上奪走手續費收入和 MEV,Rollup 最終可能會寄生於以太幣。我認爲事實並非如此。在我看來,最高價值的交易將繼續發生在以太幣 L1 上,而 Rollup 將通過爲用戶在以太幣上交易提供充足的空間來擴大蛋糕。這種關係是共生的:L1 爲 Rollups 提供低成本的數據可用性(我認爲它應該是低成本的,以太幣的安全性應該是每個人都能負擔得起的),而作爲回報,他們使以太幣 L1 成爲所有金融活動的天然交叉點,可以進行真正有價值的交易。
Justin Drake:我個人認爲,ETH 的價值累積可歸結爲流量和貨幣溢價。對於流量來說,重要的指標是總費用,而不是每筆交易的費用。如本講座所述,以太幣的終局目標是實現每秒處理 1000 萬次交易,即使每次交易的費用低於 1 美分,每天也能提供數十億美元的收入。對於貨幣溢價而言,重要的指標是用作抵押貨幣的 ETH 百分比,例如用於承保違約。
Anders Elowsson:從長遠來看,以太幣促進可持續經濟活動與 ETH 的價值積累之間存在直接聯繫。如果你爲可持續經濟活動進行設計,你就是在爲 ETH 的價值積累進行設計。如果你想爲 ETH 積累價值,就必須特別確保以太幣能促進可持續經濟活動。
短期關注「價值積累」,而不考慮方式和原因,從長遠來看可能是不利的。從某種程度上說,雖然這是一個敏感話題,人們可能會因爲我的建議而對我進行謾罵,但我認爲當前的路線圖是可以爲 ETH 積累價值的路線圖。
無論如何,我個人認爲,以太幣在沒有 ETH 價值積累的情況下取得成功是非常令人驚訝的,也許有點令人失望,但我也認爲這是購買 ETH 的理由,因爲我預計市場最終會接受這一觀點。
關於以太幣基金會
Q:以太幣基金會的資金狀況如何?能支撐多長時間?當資金耗盡時,有什麼應對計劃?
Justin Drake:財務報告應該很快就會發布。以太幣基金會每年大約花費 1 億美元(參見 Aya 的這條推文)。按照目前的價格,以太幣基金會的主要以太幣錢包大約有 6.5 億美元資產。以太幣基金會有足夠的法幣緩衝資金,可以支付幾年的運營費用。粗略估計,以太幣基金會有 10 年的緩衝期。這一期限隨 ETH 價格的變化而變化。
Vitalik:目前的大致預算策略是每年花費剩餘資金的 15%。也就是說以太幣基金會將永遠存在,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其資金會越來越少(作爲生態系統的一部分)。
Q:以太幣基金會研究團隊是否等同於「核心開發人員」?
Vitalik:以太幣基金會之外還有很多核心開發人員。最顯著的例子是個別以太幣客戶端團隊的成員(如 Nethermind、Besu、Nimbus……)此外,還有很多獨立研究人員和特定主題的貢獻者(例如,一些 Optimism 和 Base 人員爲 4844 部署做出了很大貢獻)。
Q:以太幣開發目前是人手過剩、人手不足,還是正好?如果人手不足,哪些領域最需要人手?
Vitalik:在我看來,整個 P2P 網絡方面不僅人手不足,而且討論也不充分。
Justin Drake:我認爲人手是不足的!如果您有興趣幫助以太幣研究,請隨時通過私信聯繫我。
其他關於 Blob、Rollup、DeFi 等技術性問題
Q:如果 Blob 未能達到目標平均值 (3),是否應該降低目標以確保費用價格發現?
Dankrad Feist:以太幣目前正在創造一個新的 Rollup 市場,即數據可用性市場。許多替代解決方案都想搶走以太幣的市場份額,包括Celestia、Eigenlayer、Avail 等。它們無法在安全性上競爭,因此希望在價格上競爭。難道我們真的想人爲地提高價格,讓我們最大的資產之一(secure rollups )離開我們的鏈?
以每個區塊 3 個 Blob 的價格計算,以太幣的協議收入永遠不可能有所突破。我認爲,在未來幾年裏,我們應該儘可能地努力擴大其規模。然後再考慮從中獲取費用的問題。
無論如何,我都不認爲從 blobs 中獲取費用是以太幣的最佳價值獲取機制。數據可用性市場太善變了--雖然以太幣提供了最好的安全性,但要獲得「足夠接近」的性能並不難,所以它永遠不會成爲獲取價值的好方法。以太幣 L1 作爲生態中天然的金融交叉口,將擁有最高價值的交易,我認爲這爲以太幣提供了最佳的價值積累機制。
Justin Drake:Blobs 不會達不到目標,我們只需要耐心等待。另一個值得考慮的因素是, Rollup 項目(如 Base、Scroll、Taiko)最近找到了更好地利用 Blobs 的方法。這些 Rollup 優化延長了 blob 價格發現的時間。
Davide Crapis:不應該。該機制爲擁堵定價,因此如果不存在擁堵,價格保持低位也是可以的。然而,當前需求遠低於目標值會影響擁堵情況下的價格發現。因此,價格發現非常重要,我們應該提高該機制的效率,在短期內,提高最低收費(但仍然很低!)或改變更新速度都會有所幫助。
Q:爲保留排序費用,Rollup 是否有動力不將其排序器去中心化?
Vitalik:實際上,我並不認爲 Rollup 將排序器去中心化是當務之急。在我看來,費用收取和排序器去中心化是正交的。如果排序器是中心化的,那麼 Rollup 通過排序,然後收取費用+MEV(但要花精力弄清楚如何獲得 MEV)。如果排序器是去中心化的,那麼 Rollup 就可以從拍賣排序器位置中獲得收益,在平衡狀態下,收益等於費用+MEV 減去想辦法獲得 MEV 的成本。這兩種情況似乎是對稱的。
我認爲主要的不對稱性可能是社會性的。雖然排序器是中心化的,但收取費用+MEV 而不是將其分配給代幣持有者(或與社區公開商定的任何分配方式)更容易。而去中心化要求在經濟上「做正確的事」。我希望 L2 不會因此而繼續中心化,也希望社區(包括像 L2beat 這樣的組織)考慮到這一點,並注意這種情況。
Q:以太幣基金會對 DeFi 有何看法?是否認爲 DeFi 是目前以太幣上最有價值的用例?
Dankrad Feist:就我個人而言,我喜歡 DeFi,但單獨地看,它並不能解決以太幣的所有問題。
金融市場本身並不能創造價值。但 DeFi 確實能讓社會通過不同的功能創造更多價值,例如提供流動性、保險等。這一切都令人驚歎。例如,DeFi 在以太幣上做的一件很有價值的事,就是爲我們提供了去中心化的穩定幣。雖然穩定幣的擴展性顯然受到了嚴重限制,人們現在也更願意使用託管替代品。但我仍然認爲它們很酷,尤其是對於那些真正需要去中心化和無審查的替代品的人來說,擁有去中心化穩定幣是件好事,但它們無法擴展到十億用戶。
除此之外,我認爲 DeFi 目前最缺乏的就是一套「有價值」的資產。事實上,我確實相信,有了蓄勢待發的 DeFi 系統,以太幣才有可能成爲未來金融活動的中心,但在此之前,仍有許多事情需要構建。
Q:如果比特幣實現 OP_Cat 並開發出強大的 L2 生態,那麼以太幣還能提供什麼獨特的價值?
Vitalik:相較於比特幣,以太幣有更大的 Rollup DA 空間,L2 的安全性也有更多選擇(比特幣每秒只有 4 MB / 600s = 6667 字節,這還是假設所有鏈上數據都被用於 DA 的情況下);相較於 PoW,PoS 已經證明了其去中心化的能力,可爲 51% 的恢復提供更多選擇;以太幣擁有高效的社交層,如審查恐慌、客戶端中心化恐慌、質押池市場份額中心化恐慌以及許多其他事情,都已通過全生態的協調行動得到解決;社區、文化、價值觀等。
Q:爲什麼最小可行發行(Minimal Viable Issuance)會夭折?鑑於區塊和 blob 需求低迷,以太幣基金會難道不應該推動 MVI(和 MEV銷燬),讓 ETH 再次 ultrasound 嗎?
Anders Elowsson:我想說,MVI 依然存在,而且做得很好。目前的低手續費銷燬讓發行成爲焦點,這清楚地表明,在當前的發行制度下,我們確實產生了高昂的成本,而這些成本是可以降低的,從而使以太幣變得更好。但是,MVI 本身就很有價值,並不是專門用來 make 以太幣「ultrasound」的工具。
MVI 實現了兩個關鍵點,包括減少發行量降低了以太幣用戶不得不承擔的成本(硬件、風險和機會成本、流動性損失、稅收等),從而提高了整體福利(另見本博文)。此外,如果每個人都進行質押,一些 LST 可能會變得「too big to fail」,社會層可能會竭力維護預期的共識進程。LST 的激增也會阻礙 ETH 作爲去信任貨幣的地位,使以太幣因未來的壟斷壓力風險而失去發展的吸引力。
基於這些原因,在 2% 通縮和 2% 通脹的情況下,MVI 都是可取的。
Q:ETH 應該是長期淨通縮嗎?在 EIP 4844 之前,用戶支付高額費用,而 ETH 卻是通縮的。EIP 4844 之後,用戶支付的費用很低,而 ETH 卻處於通脹狀態。我們如何才能同時實現 ETH 通縮和低費用?
Anders Elowsson:這兩個要求都可以通過擴大規模來實現,而這有利於可持續的經濟活動。所爲擴大規模就需要數以百萬計的用戶支付低廉的交易費用,並由以太幣確保交易安全。這是增加總費用的可持續方式。Barnabé 在三年前的回答,從用戶角度對此進行了相當精闢的解釋。
說到 EIP 4844 前後的情況,我想補充一點,這不能簡單歸結爲變化本身。L2 在以太幣上開發,並支付高昂的費用在以太幣上「安家落戶」,是因爲以太幣有着降低費用的計劃。如果沒有這一計劃,這些 L2 可能永遠不會被開發出來。同樣,如果沒有開始執行計劃,這些 L2 最終也可能會離開,去往其他地方。某一時點的 Gas 價格反映了之前的一切和未來的一切。這表明,從長遠來看,放棄擴容並不一定會使以太幣出現淨通縮,因爲交易需求部分是由未來的擴容承諾驅動的。
另一個值得一提的問題是,永久淨通縮需要的不僅僅是發行量的減少或銷燬手續費的增加。在適應質按金額而非質押比例的獎勵曲線下,長期質押均衡最終也會受到流通供應均衡的影響,因爲流通供應將變化以平衡供應、需求和協議收入。要實現永久通縮,就必須通過改變獎勵曲線來改變發行政策,並在交換時將流通供應量納入正常化,一旦流通供應量開始在共識層進行跟蹤,就可以實現永久通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