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增收不增利、转型未奏效,谨防海底捞(06862)“故事”陷阱

增收不增利、轉型未奏效,謹防海底撈(06862)「故事」陷阱

智通財經 ·  09/09 03:07

增收不增利,海底撈(06862)開放加盟後,反而收入增速放緩、利潤率下行,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增收不增利,海底撈(06862)開放加盟後,反而收入增速放緩、利潤率下行,這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海底撈2024年上半年業績顯示,收入214.91億元,同比增長13.8%,同比去年同期增速放緩10.82個百分點,股東淨利潤20.8億元,同比下滑9.7%,淨利率爲9.68%,同比降低了2.28個百分點。截至2024年6月,該公司擁有餐廳數量1343家,同比去年中期減少39家。

海底撈收入增速放緩,一方面是削減了直營門店,近40家門店沒有了收入貢獻,且加盟模式剛起步貢獻不大,另一方面是客單價下降,不過通過翻檯率提升降低了客單價下降的影響。上半年,該公司的平均翻檯率爲4.2次/天,比去年同期提升0.9次/天,平均人均消費97.4元,同比下降5.3%。

縱觀該公司業績歷史,2015-2019年,收入及淨利潤均保持着雙位數的增速,疫情三年(2020-2022),前兩年依舊保持收入增長,不過2022年扛不住下跌,三年累計股東淨虧損爲24.8億元,其中2021年虧損超過40億元。2023年疫情結束,該公司充分享受餐飲復甦機遇,收入及利潤均得到顯著恢復,不過持續性較差,2024年行業競爭加劇,轉型未能奏效,上半年陷入了增收不增利的困局。

雷聲大雨點小,「四大變革」未奏效

2024年上半年,根據海底撈業績,其主要做了四方面變革,以扭轉當前的局勢:一是推進三張表工作,各盡其職;二是推行多管店模式,多勞多得;三是推進加盟商模式,下沉市場;四是推進紅石榴計劃,孵化更多的新品牌。在這四大變革中,對業績影響較大的主要是加盟商和紅石榴計劃。

今年3月,該公司宣佈將着手推行海底撈餐廳的加盟特許經營模式,試圖通過以多元經營模式推動餐廳網絡在低線城市的擴張。

不過,海底撈對加盟商要求非常苛刻,用直營店的模式引入加盟商,在規則、標準、考覈機制和流程制度等方面均與直營店保持一致。宣佈開放以來,該公司收到了超過1萬份加盟申請,這些申請主要來自三線及以下城市。然而,上半年僅成功開設1家加盟門店,加盟商的推進進度嚴重遜於預期。

big

一邊是加盟店遲遲開不起來,另一邊是持續減少直營店數量,2024年上半年,與2023年上半年相比,海底撈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以及三線及以下城市分別淨關掉7家、12家以及21家。可見,該公司在低線城市淨關店家數更多,讓投資者懷疑其直營店在低線城市的經營能力,而低線城市加盟店和直營店一樣的要求,也勢必影響加盟商的投資熱情。

今年8月,該公司委任90後的張俊傑爲獨立非執行董事,主要負責監督海底撈公司董事會並提供獨立判斷。張俊傑在2017年創立霸王茶姬品牌,通過加盟模式迅速擴張並嶄露頭角。海底撈邀約張俊傑,顯然緣於其探索加盟商及多元化的經營策略,寄望於張俊傑能在此方面打開僵局。

如果說加盟商模式是海底撈的縱向擴張,那麼多元化多品牌策略即是橫向擴張——名爲紅石榴計劃,鼓勵孵化和發展更多的餐飲新品牌。在上半年,該公司在營創業項目共5個,比如「焰請烤肉鋪子」及「小嗨火鍋」等,類型包括烤肉、火鍋及中式快餐等。

海底撈的紅石榴計劃和同行的多品牌戰略不同,比如呷哺呷哺的湊湊、九毛九的太二等。同行發展多元品牌策略都是以公司爲主體投資,方向聚焦,發展目標相對清晰,而海底撈的多品牌戰略則非常鬆散。

紅石榴計劃看起來將員工和公司發展深度綁定,但對公司而言有較大的風險,主要都爲創業孵化項目,投資風險較大,更重要的新品牌沒有方向性,多元化並不聚焦,這帶來品牌發展不確定性較大,導致多元化戰略的失效。

業績顯示,2024年上半年,海底撈其他餐廳經營收入1.82億元,營收佔比僅爲0.8%,對業績貢獻非常小,幾乎沒有存在感。事實上,早在疫情前,海底撈就已經佈局多品牌運營,探索火鍋之外的其他細分餐飲賽道,但發展至今依然未出效果。考慮到當下整體消費需求不足,餐飲業「內卷」競爭更加慘烈,我們認爲,海底撈多品牌戰略在中短期內想象空間不大,其業績成色依舊要看海底撈餐廳業務。

競爭加劇,下半年業績承壓

在餐飲行業競爭加劇的大背景下,作爲海底撈業績基本盤的餐廳業務,下半年將面臨來自客單價、門店數、翻檯率、利潤率等諸多方面不小的挑戰。

數據顯示,2020-2023年,海底撈整體客單價分別爲110.1元、104.7元、104.9元、99.1元,今年上半年則降至爲97.4元。隨着餐飲業「消費降級」到了9塊9的時代,海底撈推出的子品牌鍋底也被捲到9.9元,並調低了部分菜品的價格,預計下半年客單價將延續下行趨勢。

門店數量方面,截至2024年6月末,該公司共擁有餐廳數量1343家,較2023年末減少31家,同比2023年上半年則減少39家。雖然公司管理層表示2024年下半年將加速開店,但自2022年大規模關閉低效能門店後,海底撈門店數量未見顯著增長。伴隨消費需求的低迷、加盟模式的保守,以及依然相對較高的客單價,智通財經認爲,海底撈門店擴張及下沉空間有限。

翻檯率方面,海底撈2024年上半年的平均翻檯率回升到4.2次/天,去年同期爲3.3次/天,從而帶動同店收入增長。但進入下半年,隨着翻檯率基數的上升,以及消費者普遍感受到的就餐服務的縮水降級,海底撈要繼續保持上半年同樣的翻檯率擴張勢頭,難度顯然加大,不確定性較高。

海底撈上半年核心經營利潤爲27.99億元,同比增長13.0%,但相較於同比13.8%的營收增速,低了0.8個百分點,核心經營利潤率同比有所下降。淨利率爲9.68%,同比下降2.28個百分點。浦銀國際研報認爲,進入下半年,翻檯率提升空間有限,經營槓桿幫助減小,海底撈利潤率恐將面對比上半年更大的壓力。

9月4日,招銀國際研報指出,預計海底撈下半年仍面對一定壓力,包括宏觀環境拖累、同店銷售高基數、員工成本增加等因素,同店銷售增長最多5%,並將海底撈2024至2026年各年純利預測分別降7%、降1%及升4%,同時將海底撈目標價由21.52港元下調至15.94港元。

估值仍在探底,謹防「故事」陷阱

值得注意的是,在海底撈經營壓力日增的同時,其資產負債表也出現了「異動」——最大變化是物業廠房及設備的大幅減少,這和該公司每年大幅計提折舊攤銷有關。可以看到,該公司固定資產(物業廠房及設備和使用權資產)每年都在下降,從2020年的196.28億元降至64.63億元,而物業廠房設備則從120.64億元降至32.55億元,降幅超過70%。

big

此等折舊攤銷,大概是做了會計手段。2020-2024年上半年,海底撈累計產生147.89億元的費用,以上半年費用看,佔比固定資產達21.5%。在這一期間,公司餐廳總數是淨增加的,2024年上半年爲1343家,比2020年度增加45家。要知道這都是直營店,若每個店面的設備及資產都是一致的情況下,公司在用資產增長規模可想而知。

目前,海底撈宣佈積極發展加盟模式,不僅是順應行業趨勢,也將在財務報表上對沖掉這部分物業廠房及設備資產。而且,該公司後期持續削減直營門店,折舊攤銷的費用也將越來越少,業績也有將回歸正常的利潤值。由此,海底撈可以繼續向市場講述輕資產的故事,力圖在與日俱增的經營壓力中「輕鬆上岸」。

綜上,海底撈業績存在一定的波動性,今年試圖通過「四大變革」扭轉局面,但新業務進展緩慢,中短期很難打造出新的增長曲線。加上整體社會消費及餐飲行業的疲軟,其業績增長不確定性加大,雖然估值距離最高點已縮水八成,但可能會持續探底,投資者須提高警惕,謹防輕資產「故事陷阱」。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