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上市两日股价累跌近40%,太美医疗科技(02576)亏损持续难做“卖水人”

Zhitong Finance ·  Oct 9, 2024 01:30

同样是近日IPO上市,太美医疗科技(02576)却成为了港股火热IPO市场的“背景板”。

近日,卡罗特登陆港股获超1347倍认购,首日上涨58%,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在经历两年的相对低迷后,港股IPO市场终于在今年迎来转机。根据毕马威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共有45家新公司在港股上市,募资总额达到556亿港元,港交所的IPO募资规模也由此回升至全球第四。

首日大涨的卡罗特正是港股IPO市场近期火热的一个缩影。不过即使市场火热,同样“有人欢喜有人愁”。同样是近日IPO上市,太美医疗科技(02576)却成为了港股火热IPO市场的“背景板”。

作为十一过后首家上市的港股企业,身俱“数字医疗”、“SaaS”等概念,太美医疗科技的暗盘跌幅却达到13.23%,并在上市首日的10月8日遭遇了港股大盘回调行情,开盘即破发。公司上市发行价为13.00港元/股,但当日开盘价仅有11.24港元/股,并最终以9.20港元/股收盘,较发行价跌29.23%。

次日公司股价同样未能企稳回升,虽在早盘出现小幅高开,但后续股价却一路震荡下行,最大跌幅达到13.04%,股价最低来到8港元,较发行价跌去38.46%。

big

折戟科创,转战港股

作为国内最大的生命科学领域数字化解决方案供应商,太美医疗的上市之路一开始并不顺利。公司曾于2021年12月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但2023年3月IPO未能过会,随后才选择转战港股。

之所以不顺利,或许与其自身概念尚需市场教育,存在不小关系。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其将自身定位为一家专注于医学科学行业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供货商,核心理念在于公司通过研发的数字化协作平台(TrialOS及PharmaOS)扮演连接医学科学产业链各方(包括药械企业、医院、第三方服务供货商、患者及监管机构)的枢纽角色。简言之,太美医疗科技更像是一家“科技型CRO”,在业务上充当创新药企的“卖水人”。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太美医疗科技是国内唯一一家能够为中国医学科学行业提供从研发到营销的一站式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供货商。

由于缺乏市场参照企业,太美医疗科技在科创板上市时遇到不小阻力,还就各类情况被上交所三轮审核问询。其中在上交所第二轮问询中,便提出需要公司回复“发行人的数字化服务、上海圣方科技型CRO和传统CRO的区别及差异”。

太美医疗科技在其回复中则提到“公司以数字化技术建设行业数字化协作平台,以数字化能力支持客户业务的线上化开展,致力于成为行业数字化时代的基础设施,与传统CRO寻求数字化提效的理念根本不同。因此,虽然在部分业务上有重叠,但两者的业务模式、技术基础、发展方向、商业逻辑都存在差异。”

众所周知,数字化概念技能近年来在各行各业大火,太美医疗科技的数字化技术概念立马引来了众多明星企业和投资机构投资。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成立至今,由于补上国内临床试验数字化的缺口,加上精准踩中国内药审改革的风口,太美医疗科技先后经历8次融资,融资金额超20亿元。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9月,太美医疗完成最后一轮融资,由腾讯、高瓴创投、云锋基金等领投,晨兴资本、经纬中国等机构跟投。本轮融资后,太美医疗的估值高达81亿。

不过,即便得到了众多明星机构的背书,太美医疗科技依旧未能叩开科创板大门。去年3月,上交所终止太美医疗科技的科创板IPO上市审核。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认为,报告期内,太美科技未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未充分披露有利于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不符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第三条和第三十四条的相关规定。至此,太美医疗科技最终未能过会,科创板IPO终止。

今年以来,医药企业递表港交所的数量明显增多,其中有多家公司在A股上市受阻后转向上市门槛相较更低、上市成功率更高的港股市场,太美医疗科技便是其中之一。然而公司想要适应港股医药板块的投资逻辑和风格,似乎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概念”难当“干粮”

虽然近期在美联储降息以及国内牛市推动下,港股药械板块回升明显,但从个股情况来看,投资者的风险偏好转变并未出现明显改变,营收水平、造血能力以及负债情况等财务指标依旧是投资者研判公司成长确定性的重要因素,这对于业务尚在起步阶段的太美医疗科技显然不太友好。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从营收的表现来看,伴随着近三年客户规模的扩大,太美医疗营收也呈稳步向上的态势。据招股书数据显示,2021年至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实现收入分别约为4.66亿元、5.49亿元、5.73亿元及1.32亿元,逐年增长,年复合增长率为10.88%。

虽然营收保持稳步上行,实际上公司却常年在亏损的边缘挣扎——2021年至2023年,太美医疗短短3年时间累亏约12.6亿元。截至2024年3月31日,该公司延续亏损之势,净亏损为1.18亿元。

公司常年亏损的原因归根究底在于高昂的“三费”。报告期内,太美医疗分别产生销售开支1.79亿元、1.85亿元、1.5亿元及2435万元,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38.5%、33.6%、26.3%及18.4%;同期,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分别为40.9%、37.9%、29.5%、20.6%。

对此,公司也在招股书坦言亏损原因,亏损主要来源于公司各业务发展迅速,由此带来的人员扩张导致的工资薪酬和股份支付金额大幅增长,叠加业务发展相关的各类费用增加,营业收入无法覆盖主营业务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增加,最终导致公司报告期内净利润亏损较大。不难看到,由于太美医疗科技相较传统CRO属于全新业态,导致其市场教育成本大增。

持续的亏损下,也导致太美医疗现金流动性表现不佳。2021年至2024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公司经营活动所用现金流分别约为-2.12亿元、-3.29亿元、-3.51亿元及-1.13亿元,持续为负。同期,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约为13.24亿元、6.79亿元、6.68亿元及5.78亿元,缩水严重。

值得注意的是,太美医疗科技今年陷入了一个“亏损持续,客户流失”的恶性环境中。2024年一季度,太美科技在持续亏损的情况下,拥有的客户数从2023年年末的1107个缩减至870个。众所周知,目前海内外医学科学行业对于数字化的需求巨大,但公司客户数量却在此时出现逆势减少,这一关乎公司收入预期的现象值得投资者保持关注。

从业务端来看,太美医疗科技无疑是科技型CRO这一新业态下的执牛耳者,但这一新业态的市场价值根本来源于对传统CRO的替代逻辑,这显然需要公司硬核的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做支撑,来不断扩容这一新业态的想象空间,但从公司目前的业务发展情况来看,太美医疗科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Disclaimer: This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and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 recommendation or endorsement of any specific investment or investment strategy. Read more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