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低空“特斯拉”破产了

低空「特斯拉」破產了

格隆匯 ·  10/29 07:42

會重蹈覆轍嗎

big

年初全國兩會,「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今年,也被視爲中國的「低空經濟元年」。

低空經濟,在國內早已成功起飛,根據研究機構測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已超過5000億元,2030年有望達到2萬億元。

但是在大洋彼岸,曾經被稱之爲低空領域界「特斯拉」的德國明星eVTOL公司Lilium最近宣佈,因資金短缺,旗下主要兩家子公司無法繼續運營,正式申請破產。

一邊是觸手可及的天空,一邊是深不見底的深淵,Lilium的經歷,能給國內企業,帶來哪些警示?

01

Lilium一詞來源於滑翔機之父,奧托·李林塔爾(Otto Lilienthal)。

「李林塔爾希望有一天人們不再使用馬車,而是乘飛機去上班。」這和Lilium的創始人Daniel Wiegand的想法不謀而合。

於是,2015年,Daniel聯手三位校友創辦Lilium,彼時,低空飛行器的概念還未普及。

在Daniel的設想中,Lilium Jet將被運用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像打車一樣乘坐飛機出行。

Lilium Jet速度更快、耗能更少、避免擁堵,還可以降低基礎設施成本,或將成爲21世紀的終極交通工具。

憑藉着這一概念原型,Lilium一成立就拿到了Freigeist Capital的種子輪融資,還獲得歐洲航天局的支持。

第二年,公司就完成了1000萬歐元的A輪融資。也是在這一年,Uber提出Uber Elevate空中出租車計劃,直接引發歐美eVTOL飛行汽車熱潮,Lilium也成爲炙手可熱的明星公司。

2017年,,Lilium進行了其雙座原型機的首次試飛,並完成了9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騰訊、LGT等等。

2019年,Lilium宣佈生產出其五座原型機Lilium Jet,並展開測試,完成了首飛。

在公司公佈的細節中,Lilium jet擁有36台純電力驅動風扇發動機,可執行轉動,在垂直起降時發動機向下,在高速平飛時發動機水平,提供向前的推力。

big

實際上,仔細研究就能發現這個系統,實則難以承受公司所說的超長續航和超大馬力,現實是,Lilium的試飛測試從未超過三分鐘。

不過這並不妨礙Lilium繼續順風順水地融資、上市。

2020年3月,Lilium宣佈獲得由騰訊領投的2.4億美元的融資,隨後,公司又從特斯拉股東Baillie Gifford籌集到3500萬美元,估值達到10億美元,躋身獨角獸行列。

這一年,Lilium定下目標,從2025年開始,要讓乘客能使用Lilium jet進行地區旅行。投資者對於Lilium的故事深信不疑。

2021年9月,Lilium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新公司估值達到了33億美元。

Lilium也成爲了繼億航和Joby後,第三家在美上市的電動航空企業。

此後,Lilium仍舊融資不斷,也離商業落地越來越近。今年4月,Lilium甚至在深圳建立了亞太地區總部。

big

但一路烈火烹油般的發展之下,Lilium的問題已經開始出現。

今年,Lilium子公司原本打算籌集1億歐元的可轉換貸款,德國國有開發銀行復興信貸銀行也願意提供,結果政府拒絕爲其擔保。

後來,Lilium又試着向德國聯邦政府尋求援助,籌集5000萬歐元,但又遭到議員反對。

公司創始人甚至表示,如果重來一次,不會在德國創業。

儘管失去政府支持無疑是Lilium子公司破產的直接原因之一,但仔細深究就會發現,Lilium的故事本身,就不夠堅挺。

自2015年成立以來,Lilium已經累計虧損超過14億歐元。最新業績顯示,今年上半年,Lilium的營業虧損還在進一步擴大,從去年同期的1.28億歐元增至1.86億歐元。

實際上,Lilium的技術路線和現有的技術完全相悖,未被任何傳統飛機採用或者驗證過,存在巨大的安全、適航風險。2020年,公司的一架原型機甚至在維修時起火。

因此,儘管Lilium獲得了來自沙特阿拉伯等地的訂單,單架飛機售價約900萬美元,但還沒真正商業落地、獲得實際收入,顯然難以長期維繫公司運營。

可以說,Lilium能夠堅持到現在,已經是一個奇蹟。儘管目前面臨的只是子公司破產,但是此次子公司破產可能會導致公司從納斯達克退市,或被暫停交易。

整個公司的情況,已經不容樂觀。

02

今年,低空賽道一邊迎來大爆發,但一邊也在迎來大洗牌。

曾被沃爾沃、蓮花、英特爾和奔馳爭相投資的德國eVTOL獨角獸公司Volocopter,此前也因爲類似的情況,在貸款被德國聯邦政府拒絕之後,瀕臨破產。

在國內,低空經濟卻正欣欣向榮。

2021年2月,「低空經濟」概念首次被寫入國家規劃。去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

再到今年,「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隨後,各地政府紛紛跟上,2024年以來,全國已有近30個省(市、自治區)在各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及低空經濟,十幾個地區發起設立低空經濟產業基金,規模從10億元到200億元不等。

也是因此,國內低空賽道一時間擠滿了等待投資的公司,和持幣觀望的投資人。

根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低空領域內融資事件超過60起,其中eVTOL領域不乏億元級以上融資。

最爲火熱的沃蘭特航空在半年內就完成五輪億元融資交割,成爲今年國內獲得融資輪次最多的eVTOL企業。

其他公司背後,也站滿投資人,政府基金、市場化資本、海外投資機構、產業鏈上市公司,主打一個不缺錢。

不缺政府支持,也不缺錢,國內的企業是否會走上Lilium的老路呢?

事實上,目前國產eVTOL整機企業進展相當不錯。

億航智能的EH216-S已經成爲全球首個獲得適航「三大通行證」的載人無人駕駛eVTOL機型,量產落地環節上明顯領先。

峯飛航空eVTOL、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汽車,以及來自沃蘭特、時的科技、沃飛長空、御風未來等公司的eVTOL都已經在申請相關證件,估計2026年TC證頒佈將會密集落地。

而放眼全球,統計數據顯示,到2030全球投入商業運營的eVTOL數量將達5千架,2050年達16萬架。到那時,城市空中交通(UAM)可觸達的全球市場規模將達9萬億美元,中國市場爲2.1萬億美元。

儘管低空經濟並不是一個可以快速看到收益、急於求成的行業,但是顯而易見,不論是企業還是地方政府,都在期望着新能源汽車的故事在低空領域能夠重演。(全文完)

声明:本內容僅用作提供資訊及教育之目的,不構成對任何特定投資或投資策略的推薦或認可。 更多信息
    搶先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