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re_log

危险!美债收益率逼近5%关键水平,新一轮股市抛售恐来袭

FX168 ·  Jan 9 20:58

FX168财经报社(北美)讯 美国国债收益率正迅速攀升至2023年10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接近一个历史上经常引发股市抛售的关键门槛,引发市场的恐慌情绪。

此次收益率上升背后的原因在于通胀反弹的担忧,与此同时,当选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的经济政策可能推高物价,进一步加剧市场忧虑。

类似的情况曾在2023年10月出现。当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飙升至5%,导致国债价格暴跌,并引发股市大幅抛售,成为近年来最严重的市场崩盘之一。

10年期美债收益率逼近5%关键阻力位

截至周三(1月8日),10年期美债收益率已升至4.73%,正向5%的关键阻力位迈进。自美联储启动降息以来,尽管联邦基金利率下调,长期美债收益率却持续上升。这种分化走势表明债券市场对顽固通胀和未来更高利率的担忧。

周二公布的12月ISM服务业数据显示,服务业活动指数录得54.1%,高于市场预期的53.2%。其中,价格支付指数(Prices Paid Index)从11月的58.2%飙升至64.4%,创下自2023年2月以来的新高,进一步推高了美债收益率。

“债市警戒者”质疑美联储的降息逻辑

Yardeni Research创始人 艾德·亚德尼(Ed Yardeni)表示,债市警戒者(Bond Vigilantes)并不认同美联储的降息论调。美联储官员认为,目前的联邦基金利率需要下调,因为中性利率低于当前的4.33%水平。然而,债市投资者更关注的是核心服务通胀仍然远高于2%目标。

“核心服务通胀的粘性比美联储预期的要强得多,”亚德尼指出。“债市警戒者不买账。”

经济数据强劲限制美联储降息空间

美国劳动力市场的数据也在抑制降息预期。11月的职位空缺(JOLTS)数据达到810万个,远高于市场预期的770万个。

虽然经济数据强劲通常被视为利好消息,但当这种数据限制美联储的降息空间时,对股市来说就不再是好消息。

美国银行策略师 Ohsung Kwon 在近期的一份报告中指出:“当1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4.5%**时,市场再次进入‘好消息即坏消息’的状态。”

股债关联性转负,分析师警告风险加大

高盛分析师克里斯蒂安·穆勒-格里斯曼(Christian Mueller-Glissmann)指出,股市和债券收益率之间的关联性已再次转负,这意味着如果美债收益率继续上升,股价可能进一步下跌。

“我们认为,如果美债收益率继续攀升,股市下行空间将加大,”穆勒-格里斯曼在本周的一份报告中写道。

市场调整降息预期,聚焦非农就业数据

在周二的经济数据公布后,市场对2025年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从两次降至一次。几周前,市场仍预期今年将降息三到四次。

接下来,市场将密切关注周五公布的12月非农就业数据,这一数据将直接影响美债收益率的走向。

市场预计,12月新增就业岗位为15.5万个。如果就业数据强于预期,可能引发市场抛售潮,推动美债收益率进一步攀升。

美银的 Kwon 预测,12月新增就业岗位将达到17.5万个。他警告称,虽然这是对经济的利好消息,但可能对股市产生负面影响。

“如果本周五的非农就业数据再次推高利率,我们认为这将对股市构成比经济利好更大的压力,” Kwon 说道。

特朗普政策引发通胀担忧,推高美债收益率

市场对特朗普经济政策的担忧也是美债收益率攀升的重要原因之一。特朗普曾威胁对盟友和竞争对手实施广泛关税,并提出一项“大而美的法案”来推动其税改和财政刺激计划。

据CNN周三报道,特朗普正在考虑使用紧急权力实施其关税计划。受此消息影响,股市下跌,而美债收益率进一步上升。

此外,减税和高额政府支出的组合可能会加大财政赤字,这也将对美债收益率产生上行压力。

分析师观点:长期收益率的异常上升值得关注

Apollo集团首席经济学家 托尔斯滕·斯洛克(Torsten Slok)指出,尽管美联储在近几个月内降息100个基点,但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却上升了100个基点,这一现象“极不寻常”。

“市场正在向我们传递一个信号,”斯洛克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写道。“投资者需要搞清楚,为什么在美联储降息的情况下,长期收益率却在不断上升。”

技术分析:美债收益率面临关键阻力位

Fairlead Strategies分析师 凯蒂·斯托克顿(Katie Stockton)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10年期美债收益率正接近4.7%-5%的关键阻力位。

“短期内,我们看到上行动能已经出现枯竭迹象,”斯托克顿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但如果突破阻力位,这一信号将被削弱,收益率可能继续上行。”

Disclaimer: This content is for informational and educational purposes only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 recommendation or endorsement of any specific investment or investment strategy. Read more
    Write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