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2月國內商用車保險數據40萬台增19%。今年出現暴增。
智通財經APP獲悉,3月23日乘聯分會秘書長崔東樹發文稱,根據國家金融局交強險數據,國內商用車交強險數據的2025年商用車強勢增長,由於春節較早因素,對生產資料類產品有利,2025年2月商用車國內銷量實現24萬台,同比增63%,環比2025年1月增45%。2025年1-2月國內商用車保險數據40萬台增19%。今年出現暴增。
2024年份新能源商用車銷量57.9萬台,同比增長84%;隨着國家補貼的推動,2025年2月份新能源商用車達到4.6萬台,同比增長183%,環比增50%,在2024年末政策翹尾後,2025年1月新能源表現相對較弱,2月暴增,1-2月累計達到7.6萬,同比增長87%。
2025年2月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19%,其中的卡車新能源滲透率13%,客車新能源滲透率56%,較同期均有大幅提升。新能源商用車國內市場在政策推動下的表現相對較強,燃油車出口較強,形成政策扭曲下的特色市場格局,傳統燃油車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
1、 全國商用車市場交強險數據分析
2025年商用車車市呈現2月強於1月的春節前置的走勢特徵,由於年末更新補貼的促進,2024年4季度銷量較強,今年1月月度數據環比下降較大,2月商用車銷量23.8萬台,屬於歷年的銷量中位。
近幾年國內商用車市場呈現需求快速下降趨勢。從2020年的超高銷量,到2021年的峰值回落,2022-2023年處於低谷期,2024年商用車國內保險實現285萬台,同比幾乎持平。
由於春節較早因素,對生產資料類產品有利,2025年2月商用車國內銷量實現24萬台,同比增長63%,環比2025年1月增45%。1-2月國內商用車保險數據40萬台增19%。
2、 全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銷量分析

2025年新能源商用車整體呈現快速拉升的良好局面。由於2月的生產銷售時間較同期長很多,因此2025年2月的新能源銷量迅速回歸到2024年的年初正常水平,說明新能源的需求旺盛。

2024年份新能源商用車銷量57.9萬台,同比增長84%;2025年2月份達到4.6萬台,同比增長183%,環比增50%,在2024年末政策翹尾後,2025年1月新能源表現相對較弱,2月暴增,1-2月累計達到7.6萬,同比增長87%。
3、 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

2024年新能源商用車在商用車滲透率達到20%的水平,相對於2023年實現了較好提升。
2025年1-2月份新能源滲透率達到19%,相對於去年1-2月的12%,提升7個百分點,表現相對較強。
從2019-2021年,整個新能源商用車的滲透率在3%左右水平,2022年達到9%,2023年達到11%,2024年全年達到20%,2025年1-2月就達到19%滲透率的良好水平,體現了新能源商用車強勢增長良好態勢。

2025年2月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19%,其中的卡車新能源滲透率13%,客車新能源滲透率56%,較同期均有大幅提升。其中重卡和客車的電動車滲透率提升較大。
4、 商用車市場變化分析

商用車的卡車和客車結構相對穩定。卡車中的輕卡表現較好,而重卡在去年深度調整後今年走勢機構性改善,報廢更新政策的拉動效果稍有體現。
客車中的輕客走勢一般,電動化帶來輕客替代微客成爲市場主力。大中型客車2025年初表現較強,燃油大中型客車走勢較穩。
5、 商用車能源結構分析

商用車的新能源滲透率總體較低,插混基本沒有市場,純電動表現較好。2024年前期大型客車的燃油車明顯回升,實現了後補貼時代的回歸燃油車需求。
由於又有補貼了,今年2月的新能源需求又有增大,各地採購公交純電動的相對較多。
氫能源的商用車靠補貼拉動銷量,只有大客車的補貼高,但氫能源總體表現一般。商用車電動化表現較好,增程式的產品在探索,尚未有明顯銷量。
6、 商用車競爭結構變化分析

商用車企業主要是輕卡企業支撐銷量,福田和五菱是商用車的主力,分別在輕卡和客車市場銷量較強。中國重汽也是輕卡較強。
7、 中重型卡車區域市場結構

總體中重型卡車在華北、西北、西南、中部黃河地區市場份額較高,但今年1-2月的西北異常偏高。而新能源重卡在中部黃河、京津滬和西南地區等滲透率表現較好,其中中部黃河地區滲透率提升較快。

國內市場中重卡市場表現最爲優秀的應該是東風汽車、一汽解放、中國重汽等企業,重卡總體表現相對平穩,徐工等部分重卡二線車企電動車滲透率提升。去年解放的12月衝刺力度很強,而且新能源較多,今年2月暫時較低。
8、 輕型卡車區域市場結構

輕卡市場主要是在東部-華北和西南等地區份額較高,但西北地區的輕卡表現逐步走強。
新能源輕卡主要的市場還是在東部—華南市場和華東市場表現相對較強,而京津滬的直轄市市場總體來看今年相對恢復。

國內輕卡的主力廠家仍然是北汽福田、上汽通用五菱、中國重汽、江淮汽車以及東風汽車等企業。尤其是近期五菱和長安等這些小微卡逐步上升到小輕卡的市場表現相對優秀。
新能源輕卡的主力企業是吉利汽車等,尤其是五菱汽車近兩年在新能源輕卡表現相對極其優秀。
9、 輕型客車區域市場結構

國內輕客市場的銷售區域主要是經濟相對發達的華東和華南地區。今年的西南地區和華北地區份額也較高。
新能源輕客主要是發達地區的需求較大,華南地區新能源表現較強。受路權政策約束,京津滬等城市地區的燃油輕客銷量出現萎縮。

輕客的主力廠家主要是江鈴汽車、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北汽福田、長安汽車、吉利商用車等企業,其中新興勢力的吉利商用車等的新能源輕客表現較強。近期五菱的電動輕客終於推出,很有競爭力。
10、大中型客車區域市場結構

大中客市場近期表現較強,區域間的市場需求波動較大。政策性補貼和市場推動,形成大中客的新能源政策推動和燃油車的市場需求的差異化。
西北和華北的年初突然新能源公交暴增。華東地區的表現較差。中西部市場總體來看錶現不錯。
新能源大中客市場滲透率較高的主要是中部-長江、華南市場、京津滬等,其它地區看政策補貼,今年的西北和華北的公交啓動較早。

大中客的主要廠家還是宇通、蘇州金龍等企業表現相對優秀,尤其是宇通和金龍、中通的傳統燃油車表現較強。北汽福田等企業表現相對也是不錯的。
新能源大中客滲透率高的企業主要是二線企業,今年2月的中車時代的客車表現很好。主力企業都是燃油車的新能源全面發展的,且主力企業的燃油車市場不錯。
評論(0)
請選擇舉報原因